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春美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5篇污染
  • 4篇重金属污染
  • 4篇金属污染
  • 3篇电动修复
  • 3篇土壤
  • 3篇重金属污染土...
  • 3篇污染土
  • 3篇污染土壤
  • 3篇金属污染土壤
  • 2篇冶炼
  • 2篇冶炼厂
  • 2篇阴极
  • 2篇土壤修复
  • 2篇贫矿
  • 2篇炼厂
  • 2篇绝缘
  • 2篇绝缘处理
  • 2篇复合阴极

机构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作者

  • 9篇孙春美
  • 5篇陈明
  • 4篇张佳文
  • 4篇刘冠男
  • 3篇王蕊
  • 3篇李小赛
  • 2篇王新宇
  • 2篇陈华
  • 2篇陈玉衡
  • 2篇余国强
  • 1篇曹晓娟
  • 1篇刘新会
  • 1篇李德先
  • 1篇冯流
  • 1篇王蕊
  • 1篇薛薇

传媒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翻转式装置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淤泥、固体废弃物)修复装置,由绝缘处理箱、钢质支撑系统、COMBOPO可拆卸更换式复合阴极、碱性带控制器CAMP袋、惰性板状阳极、直流电源和电动传动系统等构成。将本装置运抵污染场地后,把污染土壤与重金...
陈明陈玉衡张佳文余国强王新宇王蕊陈华孙春美刘冠男李小赛
热液成矿作用理论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及其验证
重金属污染土壤EK-SS修复技术(以下简称'EK-SS技术')是一种用电动力来模拟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与物理化学条件,将分散于土壤中的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砷(As)、镉(Cd)、镍...
陈明孙春美王蕊王新宇刘冠男李小赛
关键词: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热液成矿
文献传递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翻转式装置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淤泥、固体废弃物)修复装置,由绝缘处理箱、钢质支撑系统、COMBOPO可拆卸更换式复合阴极、碱性带控制器CAMP袋、惰性板状阳极、直流电源和电动传动系统等构成。将本装置运抵污染场地后,把污染土壤与重金...
陈明陈玉衡张佳文余国强王新宇王蕊陈华孙春美刘冠男李小赛
文献传递
增值型土壤修复的理念与可行性研究
2016年
在深入理解重金属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和对不同类型的增值型修复,指出在某些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分布区和选矿厂,可利用选择性稳定剂、功能微生物和EK-SS等技术形成"抑害扬益"的新工艺,生产出富硒、富锌、富锗等高附加值农产品而获利,也可通过提高产出、改进工艺和节省开支等手段,将污染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增值型修复,将赔本的治污难题变成有利可图,形成新的投资方向,吸引市场资金进入土壤修复领域等。
陈明孙春美刘冠男李小赛王蕊
关键词:土壤修复重金属土壤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
<正>'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脱胎于'化学定时炸弹'。通过约15年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由原来的一个概念发展成为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和修复方面的独特理论和方法技术体系,拥有完整的科学定义和明确的科学内涵和外延的,可广泛应用于土...
孙春美张佳文冯流王蕊王新宇李小赛
关键词:污染重金属土壤
文献传递
湖南某化工厂遗址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电动修复实验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个备受海内外关注的问题,由于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结构、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选择合适的技术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有效去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选择湖南某化工厂遗址的...
孙春美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电动修复参数优化
文献传递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脱胎于'化学定时炸弹'.目前已由原来的一个概念发展成为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和修复方面的独特理论和方法技术体系,拥有完整的科学定义和明确的科学内涵和外延的,可广泛应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与释放过...
孙春美张佳文冯流王蕊王新宇李小赛
关键词:重金属
文献传递
亚硒酸盐在不同理化性质土壤中运移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亚硒酸盐在江西丰城稻田表层0-10 cm土壤(FC1)、次表层10-20 cm土壤(FC2)、江西德兴菜地表层土壤(DC)、河北保定旱地表层土壤(BD)等几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土柱运移实验,研究了亚硒酸盐在土壤中的运移行为,探讨了亚硒酸盐在不同理化性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含量活性Fe及有机质(OM)和较低pH值的FC1和FC2土壤对亚硒酸盐的吸附能力较强,其次为DC土壤和BD土壤,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21.50、592.20、219.29、163.51 mg·kg^-1,且吸附能力最弱的BD土壤具有较高的亚硒酸盐解吸率和解吸量;亚硒酸盐在BD土壤填装土柱中运移速度最快,且在其他研究土壤中运移速度较慢,表明土壤对亚硒酸盐的吸附解吸能力控制着其在填装土柱中的运移速率。此外,江西丰城原状土柱中亚硒酸盐运移实验表明,原状土柱中亚硒酸盐的运移速度明显较填装土柱快,且其穿透曲线用HYDRUS-1D软件中双孔-两点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较好,表明真实土壤环境中由于大孔径和优势流的存在,硒(Se)可能运移更快,进而污染地下水。
刘冠男薛薇孙春美李德先刘新会
关键词:土壤解吸运移
Cd胁迫下菠菜叶片微观组织结构变化的测量和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介绍了OCT技术进行Cd胁迫下菠菜叶片微观组织结构变化的测量方法,提出了平均光强、反射能和均一性等3个定量分析新指标。通过研究平均光强、反射能和均一性3个指标随菠菜生长时间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获得了规律性较好的结果:(1)平均光强: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反射能: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均一性:上表皮和下表皮较均一,而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均一性差。(2)不同的组织层的定量指标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同一个层位的指标具有较好的规律性。(3)随菠菜生长时间的增加,各组织层的反射光平均光强增大。反射能呈现芽期和成熟期高,生长期较低的规律。(4)随土壤Cd浓度的增加,各组织层的平均光强、反射能和均一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趋势,但不同组织层的具体变化情况有区别。以上规律性成果意味着,利用OCT技术进行重金属的生态效应评价具有现实可能性。
孙春美陈明曹晓娟冯流Jacques Yvon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效应菠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