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飞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四湖流域
  • 4篇土壤
  • 4篇南四湖
  • 4篇南四湖流域
  • 4篇湖流
  • 4篇茶园
  • 3篇土地利用
  • 3篇茶园土壤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活性铝
  • 1篇低分子量有机...
  • 1篇地理
  • 1篇有机酸
  • 1篇园艺
  • 1篇园艺土壤
  • 1篇生境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物有效

机构

  • 1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1篇刘飞
  • 8篇孙小银
  • 5篇潘继花
  • 3篇徐燕
  • 2篇李宝富
  • 2篇张大智
  • 2篇郭洪伟
  • 1篇廉丽姝
  • 1篇袁兴中
  • 1篇王慧
  • 1篇王艳玲
  • 1篇王萍

传媒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茶叶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四湖流域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流域生境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5
2018年
生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的高低,评估区域生境质量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可以间接衡量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的时空变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定量参考.本文以南四湖流域为例,运用In VEST-Habitat Quality模型模拟评价1980-2015年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定量评估湖区退耕还湿还林和丘陵地区退耕还林2种政策情景对区域生境质量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35 a间流域耕地、林地和草地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增长40.23%,湖泊面积减少35.56%,主要转化为渔业坑塘;南四湖流域整体生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近35 a来快速发展的工农业生产和不断扩张的城市用地使得流域生境质量呈现降低趋势,当前平均生境质量为历年最低(0.20).环境保护力度和人类活动剧烈程度的差异导致生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部平原区(0.19)<东部丘陵山区(0.44)<南四湖湖区(0.81)的分布特征.近35 a来生境稀有度(即生境保存完整性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湖区主体和流域东部丘陵山区,但部分边缘湖区生境稀有度指数却极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剧烈,主要原因在于沿湖渔业养殖和农业活动.定量评估湖区退耕还林还湿和流域丘陵旱地退耕还林2种政策情景对生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湖区退耕还湿还林能使湖区生境质量上升9.21%,而丘陵旱地退耕还林可使流域平均生境质量提高16.75%.
张大智孙小银袁兴中刘飞郭洪伟徐燕李宝富
关键词: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采煤塌陷地动态演变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高潜水位平原区煤炭开采导致地表沉降甚至常年积水,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受采煤塌陷影响显著。以山东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概率积分法进行采煤沉陷预计,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1996-2013年研究区内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沉降、正在沉降和未来沉降区面积占研究区的61.82%、9.90%和8.58%,深度沉降区(>2m)占塌陷区的73.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一直增长,转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正在沉降区和未来沉降区分别有52.04%和76.47%的土地是基本农田;耕地先减后增,城镇及工矿用地先增后减,两类用地的减少幅度远大于增长幅度。该地区适宜进行湿地公园建设,今后应当遵循塌陷规律实行动态规划,提高生态效益。
王萍王慧孙小银刘飞
关键词:采煤塌陷土地利用湿地公园
日照市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解山东省日照市茶园土壤硒含量状况,继而为优质高效的茶叶生产提供参考,在日照市茶叶主产区采集61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测定土壤硒含量及相关理化性质,分析母质、土壤理化性质、种植年限等因素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13~0.204 mg/kg,均值为0.0897 mg/kg,70%处于缺硒状态,仅有7%的土壤处于足硒状态。以花岗岩风化物为主的成土母质是日照市茶园土壤硒含量偏低的主要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土壤中硒的迁移和富集,黏粒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利于土壤对硒的吸附,从而提高土壤硒含量水平。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硒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硒含量。基于不同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适量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提升日照绿茶的茶叶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高冉潘继花李伟马芳亓丽刘飞叶敦雨
关键词:茶园土壤影响因素
日照市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3年
茶树是典型的聚铝型植物,茶园土壤中过量的铝会抑制茶树根茎叶的生长,降低茶叶品质。本研究以日照市茶叶主产区的110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为试材,采用连续浸提法研究日照市茶园土壤铝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全铝(T-Al)含量范围为9.82~28.99 g/kg,土壤活性铝(Tac-Al)总量为920.50~4007.23 mg/kg,平均占全铝含量的12.52%;土壤各形态活性铝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铝的水合氧化物和氢氧化物(Hy-Al)>腐殖酸铝(Ha-Al)>交换态铝(Ex-Al)>有机结合态铝(Or-Al)>无机吸附态铝(In-Al),其中Hy-Al与Ha-Al占活性铝总量的90%以上,是日照市茶园土壤活性铝的主要形态;与未植茶地相比,茶园土壤全铝和各形态铝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T-Al含量主要受母质和成土过程影响;Ex-Al和Or-Al与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随土壤pH的降低和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Hy-Al及Ha-Al与游离铁显极著正相关,反映了成土作用强度的影响;随植茶年限增加,T-Al和Ex-Al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Or-Al、Hy-Al与Ha-Al呈现波动变化趋势,In-Al变化不大。
庞晓艳潘继花陈迎港刘飞叶敦雨马芳
关键词:园艺土壤土壤分析活性铝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的影响
2023年
【目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是茶园土壤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会改变土壤中含铝矿物的结晶状态,影响铝的赋存形态,进而影响茶树生长环境。【方法】以日照市主要茶园土壤类型——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与草酸)对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并以柠檬酸为例,研究有机酸浓度和pH环境条件对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3种有机酸均可显著提高茶园土壤中交换态铝(Ex-Al)含量,提升幅度顺序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有机酸也可提高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铝(Or-Al)含量,且柠檬酸表现更为显著;随柠檬酸浓度增加,有利于土壤中的铝向Ex-Al和无机吸附态铝(In-Al)转化;经柠檬酸培养处理的茶园土壤中Ex-Al、Or-Al、铝的水合氧化物和氢氧化物(Hy-Al)、腐殖酸铝(Ha-Al)含量随pH升高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有机酸显著影响茶园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及形态转化。加强茶园科学管理,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可降低铝毒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庞晓艳潘继花陈迎港刘飞刘飞叶敦雨
关键词:有机酸茶园活性铝
南四湖流域产水量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43
2017年
流域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功能的空间化和定量化评估,对流域水资源管理、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流域水生态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南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13年土地利用、降水、蒸散以及土壤属性等基础地理数据,以InVEST模型为基础,评估和模拟南四湖流域近25 a的产水量,并采用ArcGIS分析产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变化趋势,探讨了降水、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口、土地利用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社会经济因素与产水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南四湖流域生态系统产水功能区。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产水量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东北部等山区、丘陵地区产水量高,西部平原地区产水相对较低;受自然地理要素影响,流域产水量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GDP、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异。近25 a来,流域产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且产水量峰值区域由东北部向偏南地区转移,最低值区由西部向中部地区转移。降水、海拔和坡度等地理环境与产水量的空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降水量的相关程度最强;人口、GDP等社会经济数据与产水量变化也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等不透水层增加,促进了流域产水量。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水资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孙小银郭洪伟廉丽姝刘飞李宝富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南四湖流域
1975—2018年南四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可以更加科学地保护和开发流域生态系统。以南四湖流域1975—2018年9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 10.2和Fragstats 4.2等软件计算景观生态指数,并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型,通过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探究南四湖流域自改革开放40年来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并用地理探测器定量研究驱动因子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最大斑块指数不断减小,景观破碎化加剧,且与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呈正相关;而平均分维数、香浓多样性和香浓均匀度与生态风险指数呈负相关。在空间上,生态风险指数具有较强集聚性,东部草地和林地区域主要是高值区,湖区北部以及西部耕地和建设用地则主要是低值区;总体上,研究区大部分为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区,且生态风险平均值不断降低;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海拔和人为干扰度因子贡献量在35%以上,对生态风险有显著的解释力。据此,以后应减少人类行为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系统的干预,降低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张文静孙小银单瑞峰刘飞
关键词:土地利用南四湖流域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2023年
为了解茶园土壤磷素有效性,以日照市茶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物有效性分级法(BBP),对不同植茶年限和施肥模式的茶园土壤剖面(0~70 cm)磷素形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剖面TP、Olsen-P含量分别为202.97~2334.49、12.20~317.50 mg/kg,随剖面深度增加,二者均呈降低趋势。随植茶年限延长,各土层TP、Olsen-P呈增加趋势,且在0~40 cm土层更为显著。施用有机肥茶园的表层土壤(0~20 cm)TP、Olsen-P含量显著高于施用化肥茶园。生物有效磷中CaCl_(2)-P、Enzyme-P、Citrate-P、HCl-P含量范围分别为0.03~46.60、0.15~60.07、1.73~39.89 mg/kg和3.73~294.64 mg/kg。各土层不同形态生物有效磷含量占比以HCl-P最高,Enzyme-P、Citrate-P次之,CaCl_(2)-P最低。随植茶年限延长,CaCl_(2)-P、Enzyme-P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itrate-P逐渐降低,而HCl-P则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施用有机肥茶园的土壤CaCl_(2)-P、Enzyme-P含量高于施用化肥茶园。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黏粒、砂粒及有机质等基本理化性质以及植茶年限、施肥方式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综上,在茶园生产过程中,应根据茶树根系生长特点、土壤性质、植茶年限等状况进行差异化养分管理,避免磷素在土壤上层过度累积和淋失风险,保护茶园生态平衡。
陈迎港潘继花王艳玲王艳玲刘飞叶敦雨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形态
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重金属的富集迁移效应
2022年
为探究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入侵对滨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迁移效应,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山东省日照市黄家塘湾滨海湿地选取不同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斑块,以5 cm为间隔采集0~30 cm沉积物样品和互花米草样品,分析沉积物和互花米草不同部位中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生物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湿地沉积物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范围为5.94~31.94 mg·kg^(-1),18.59~56.87 mg·kg^(-1),4.76~30.36 mg·kg^(-1),0.021~0.083mg·kg^(-1),整体低于研究区域重金属环境背景值;但Cu、Pb在0~15cm内存在轻度污染;与光滩湿地相比,互花米草入侵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且随互花米草入侵年限增加,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呈增加趋势,在上层(0~15cm)表现尤为显著;互花米草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累积存在一定差异,大致表现根>叶>茎;不同重金属在根部的富集效应表现为Cd> Zn> Cu> Pb,互花米草对重金属转运效应为Pb> Zn> Cu> Cd。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与互花米草入侵对湿地沉积物粒度组成、有机质含量及pH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重金属在沉积物-植物体系的迁移转运差异则主要与互花米草各部位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差异有关。
庞晓艳潘继花刘飞陈长东袁显龙叶敦雨陈迎港
关键词:互花米草滨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
基于SWAT模型的泗河流域除草剂迁移模拟被引量:4
2018年
泗河流域农药污染对南四湖湖泊乃至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流域农药迁移过程并对其采取治理措施,本研究在泗河流域通过实地采样与调查、室内实验分析、数据统计等手段,借助SWAT模型对流域除草剂阿特拉津及其代谢产物进行迁移模拟.结果表明,除草剂输出与流域径流量有很高的相关性,输出时间以7~8月份为主,输出量占全年的69%以上.且受河道长度、耕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阿特拉津的输出量以东部上游地区和中部地区为主,流域出水口处的阿特拉津输出量居中等水平;阿特拉津代谢产物DEA和DIA的输出量的空间分布相似,以下游流域出口处和中部地区为主.本研究可为流域除草剂迁移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徐燕孙小银刘飞樊玉娜蒋斋
关键词:阿特拉津DEASWAT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