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改性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吸附剂
  • 1篇硫氰酸
  • 1篇硫氰酸铵
  • 1篇六价铬
  • 1篇CR
  • 1篇CR^6+
  • 1篇表面改性

机构

  • 2篇广东轻工职业...

作者

  • 2篇万俊杰
  • 2篇曹宏芬
  • 2篇骆瑞萍
  • 2篇何莹君
  • 1篇谢光健
  • 1篇何志海
  • 1篇黄远超
  • 1篇肖桂娜
  • 1篇周禄成
  • 1篇刘世劲
  • 1篇罗浩杰
  • 1篇梁智丽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表面改性藻吸附Cr^(6+)工艺条件及动力学研究
2012年
利用硫氰酸铵改性的螺旋藻吸附剂吸附Cr^(6+),对吸附工艺条件及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150 mg/L100 mL Cr^(6+)溶液,当pH值为2、藻类投加量为0.2 g时,改性藻的吸附效果最好。改性藻吸附20 h时能达到吸附饱和,且溶液中存在适当低浓度的阴离子可促进改性藻对Cr^(6+)的吸附,过高时抑制吸附,SO_4^(2-)抑制最大,而阳离子对吸附干扰较少。利用吸附Cr^(6+)后的改性藻进行解析试验,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其解析效果最好。
万俊杰陈大志谢光健吴艳曹宏芬骆瑞萍何莹君
关键词:改性CR^6+
硫氰酸铵改性海藻吸附六价铬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硫氰酸铵对螺旋藻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吸附Cr6+研究。结果显示:硫氰酸铵同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1:0.6,藻类投加量为0.8g,初始pH为0,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60℃时,改性后螺旋藻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最好。并对原藻和改性后的藻吸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00mL的Cr6+溶液浓度为14mg/L的溶液,硫氰酸铵改性后的藻吸附六价铬效果最好。
曹宏芬万俊杰何志海刘世劲何莹君骆瑞萍黄远超梁智丽肖桂娜罗浩杰周禄成
关键词:改性六价铬吸附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