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赛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1984—2013年于桥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基于天津于桥水库流域1984年、1994年、2004年和2013年4个时期的遥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Arc GIS10.2和人机交互式方法解译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于桥水库流域1984—2013年内4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植被覆盖度变化方面,植被变化区域有较强的波动性和异质性,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1994年植被覆盖度最低,2004—2013年植被恢复显著,阶段性的退降后,在合理土地利用及生态建设下,植被覆盖度明显好转;2在土地利用方面,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大,主要转化类型为耕地转城镇和耕地转园地,且转型过程多发生在低山沟谷和水库周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整体区域的平衡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3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转型过程对植被的恢复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合理搭配林、草、耕地三者间的比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对区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且人类活动是区域植被变化重要的干扰因子,流域内需要有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 陈赛赛杨艳丽孙艳玲李崇巍王中良
- 关键词:于桥水库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
-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22
- 2015年
-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4个时相的SPOT/NDVI数据,运用Arc GIS10.2和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特征上,14年来工程区植被景观形态趋向复杂,中高度及高度覆盖景观优势度提高。时间上,2000-2005年的植被覆盖状况持续改善,2005-2010年植被覆盖状况局部地区有所退化,2010-2013年的植被覆盖状况重新趋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高度覆盖斑块类型呈现出数量增加、面积扩大、等级升高三方面变化,主要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南部和准噶尔盆地形成了高等级植被景观团簇。研究结果揭示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情况和景观格局变化规律,旨在为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创造提供参考。
- 陈赛赛孙艳玲杨艳丽王中良
-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景观指数ND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