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断陷盆地厚煤层成因分析-以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厚煤层为例
-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本文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聚煤作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Ⅲ煤组的煤相分析,对层序格架下厚煤层成因进行研究。
- 王帅邵龙义闫志明孙钦平王东东鲁静孙斌
- 关键词:吉尔嘎朗图凹陷断陷盆地厚煤层煤相
- 断陷盆地厚煤层成因分析--以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厚煤层为例
-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聚煤作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Ⅲ煤组的煤相分析,对层序格架下厚煤层成因进行研究。
- 王帅邵龙义闫志明孙钦平王东东鲁静孙斌
- 关键词:吉尔嘎朗图凹陷断陷盆地厚煤层煤相
- 华南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被引量:18
- 2016年
- 晚二叠世是地质历史中重要的成煤时期,在中国南方多个省区都形成了可采煤层。受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华南地区晚二叠世发育一套完整的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含煤岩系。通过对野外露头及钻孔剖面资料分析,识别出了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底部冲刷面、河道间古土壤层和沉积相转换面等关键层序地层界面,以及依据海相石灰岩标志层横向分布规律反映的区域最大海泛面,同时结合前人关于华南地区地层对比及煤层对比方面的成果,将华南上二叠统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及9个体系域。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恢复了各层序中岩相古地理及煤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层序Ⅰ中煤层主要形成于潮控下三角洲平原以及潟湖潮坪环境,厚煤层的展布受这些沉积相带控制;层序Ⅱ中三角洲平原环境中煤层最厚,开阔台地煤层最薄,平面上煤层厚度表现为西部厚、中部次之、东部无煤的阶梯式递变;层序Ⅲ中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环境,此时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华南西部的康滇古陆东侧,在华南中部及东部大部地区发育的浅海台地和深水盆地均不利于聚煤作用发生。
- 邵龙义张超闫志明董大啸高彩霞李英娇徐晓燕梁万林易同生徐锡惠黎光明陈忠恕程爱国
- 关键词:晚二叠世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聚煤规律
- 早白垩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控制因素——来自二连盆地吉尔嘎郎图凹陷6号煤的证据被引量:9
- 2016年
- 现代泥炭地中蕴藏着巨量的碳,泥炭地生产力的高低会影响全球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前人对全新世以来泥炭地生产力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前第四纪的"深时"阶段的泥炭地生产力则极少涉及,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精确的定年方法。以二连盆地吉尔嘎郎图凹陷早白垩世6号煤为例,利用地球物理测井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获得煤层中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参数(123 ka(偏心率):38.1 ka(斜率):22.1 ka(岁差)),将米兰科维奇旋回作为"深时"地层时间的"度量"工具,计算出6号煤层碳的聚集速率为35.1~38.9 gC/(m^2·a),进一步推算出其所代表的泥炭地的碳聚集速率为46.2~51.2 gC/(m^2·a),净初级生产力(NPP)为231~256 gC/(m^2·a)。将该计算结果与全新世同一纬度带泥炭地生产力水平比较,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得出早白垩世泥炭地生产力水平主要受温度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控制,而这两种因素又与气候相关联,则泥炭地生产力的研究可能对进一步了解古气候提供帮助。
- 闫志明邵龙义王帅Large D J汪浩孙钦平
- 关键词:泥炭地米兰科维奇旋回净初级生产力早白垩世
-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 近年来,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旋回地层学研究。在含煤岩系的研究中发现煤层中也存在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并可作为重要的时间尺度来研究泥炭地的生态特征。泥炭地生态系统自泥盆纪晚期以来就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 邵龙义汪浩王娟闫志明
- 煤中米兰科维奇旋回揭示"深时"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
- 闫志明邵龙义David Large汪浩王学天
- 贵州松河并田晚二叠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控制因素
- 煤作为一种沉积载体,记录着从泥炭地发育以来大量的地球演化信息.通过对黔西松河井田晚二叠世17、18、17+18号煤层的测井信号做频谱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着周期为123ka(偏心率):35.6 ka(斜率):21.2 ka(...
- 闫志明邵龙义David Large汪浩
- 关键词:泥炭地米兰科维奇旋回净初级生产力晚二叠世
- 巨厚煤层物质组成特征与成因机制——以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为例
- 2024年
- 厚煤层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深时地层中厚煤层广泛分布,近年来其成因机制逐渐成为煤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为明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巨厚煤层的物质组成特征与形成机理,选取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层序S1湖侵体系域发育的巨厚煤层M7为研究对象,等间隔连续采样并进行室内显微组分与矿物鉴定,依据煤层关键界面的识别原理、显微组分与矿物的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显微组分中镜质组体积分数最高(48.5%),惰质组体积分数同样较高(37.22%),类脂组所占比例很低,仅为3.32%。矿物组分体积分数较为稳定,平均值为10.96%。依据煤层与碎屑沉积的交替出现、显微组分与矿物体积分数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识别出了多种关键界面,包括陆化面(TeS)、陆地暴露面(ExS)、沼泽化面(PaS)、湖侵淹没面(GUTS)与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沿沉积倾向在向陆与向湖方向分别选择钻孔,与鱼卡煤矿对比分析沼泽环境垂向演化过程。鱼卡煤矿巨厚煤层M7识别出4个沉积旋回,向陆以及向湖方向的YQ6–22与YQ6–12中由陆源碎屑、湖相沉积所分隔的M7–1—M7–3则均识别出3个沉积旋回。发现了巨厚煤层中蕴含的高分辨率层序,经过分析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结合煤层中关键界面所对应的层序界面,揭示了巨厚煤层的成因机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模式,可进一步应用于国内外更多深时地层中巨厚煤层的研究。
- 刘炳强刘炳强王敏曹玉鹏闫志明
- 关键词:巨厚煤层层序地层柴北缘
-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中米兰科维奇旋回揭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
- 作为陆地上重要的碳储存媒介,泥炭地对于全球碳循环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至于能够影响全球气候的改变,因此,对于泥炭地的研究能够帮助认识陆地碳循环过程以及环境气候的响应[1]。然而,由于泥炭地中的碳大部分聚集在冰河后期的...
- 闫志明邵龙义David Large汪浩Baruch Spiro
- 关键词:泥炭地米兰科维奇旋回净初级生产力晚二叠世
- 文献传递
-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被引量:18
- 2015年
-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作者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特征进行研究。(1)赛汉塔拉组主要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及厚层褐煤组成,发育扇三角洲平原相、扇三角洲前缘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滨浅湖相,分别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2)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下切谷冲刷面,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从层序Ⅰ到层序Ⅱ,煤层厚度逐渐增大,聚煤作用逐渐增强。(3)在滨浅湖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早期,在扇/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晚期,煤层厚度在凹陷中部最大,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均变小。聚煤作用明显受基底沉降作用影响,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形成了区内巨厚煤层。
- 王帅邵龙义闫志明孙钦平王东东鲁静孙斌
- 关键词:吉尔嘎朗图凹陷断陷盆地聚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