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铃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培养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用药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相关磷...
  • 1篇脂酶
  • 1篇生化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金铃
  • 1篇梅燕萍
  • 1篇王一杉
  • 1篇何帮顺
  • 1篇李薇
  • 1篇刘才冬
  • 1篇蔺昕
  • 1篇张培
  • 1篇林康
  • 1篇崔薇薇
  • 1篇蒋云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和实验室检测
2014年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预防、检测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全世界医学工作者努力不懈的目标。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疾病,炎性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已经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故在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和最终破裂的过程中均有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有很多种,包括各种血液生化,包括脂类,心肌酶谱,CRP,Lp-PLA2等,而国际上已经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作为一种新的炎性反应标志物。
蒋云金铃刘才冬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疾病关系炎性细胞血液生化反应介质病理基础
急诊重症监护室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风险因子,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就诊的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血培养记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运用Cox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和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在141例EICU血流感染患者中,两种及以上细菌混合血流感染[比值比(OR)=5.68,95%置信区间(CI):1.20~26.98,P<0.05]及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OR=6.39,95%CI:2.78~14.67,P<0.01)与患者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否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风险比(HR)=0.47,95%CI:0.30~0.74]和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HR=2.02,95%CI:1.28~3.20)是EICU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风险因子(P<0.01)。结论尽早采集血培养,明确感染病原菌,精准用药控制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张培邰萍林康李薇金铃何帮顺蔺昕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血流感染血培养多重耐药菌
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高敏肌钙蛋白分析测量范围与临床可报告范围的验证
2015年
目的:对COBASE41l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高敏肌钙蛋白(hs—cTn)的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 measurement range,AMR)与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 reportable range,CRR)进行验证。方法:采用临床送检标本的混合血浆,使用肝素钠进行抗凝。参考CLSIEP6-A2及相关文献,对COBAS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浆中的hs—cTn进行AMR和CRR的验证实验。结果:COBAS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hs—cTn的功能灵敏度为3.12ng/L,AMR在8.01—9351ng/L之间,CRR在3.12~112212ng/L之间,与厂商提供的范围一致。结论:对于采用COBAS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hs—cTn,仪器报告结果〉10000ng/L时,验证其最大稀释倍数并建立其临床可报告范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一杉金铃崔薇薇梅燕萍
关键词: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