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晓红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稻田
  • 1篇生物量碳
  • 1篇水稻
  • 1篇水分
  • 1篇微生物
  • 1篇物量
  • 1篇根际
  • 1篇根际微生物

机构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篇杨京平
  • 1篇马维娜
  • 1篇徐伟
  • 1篇汪华
  • 1篇蔡晓红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稻田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分、氮素影响效应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结合大田3种氮素水平试验及网室3种施氮水平(不施氮、中氮、高氮)和3种水分模式(控水模式、干湿交替模式、浅水层连续灌溉模式)盆栽试验,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氮素及水分状况对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分析手段,在水稻生长关键期(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氮素、水分因子和水、氮互作对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效应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不仅受到水分状况和施氮的影响,还受到水分和施氮因素的交叉互作效应影响.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基本上都在移栽期达最大值,成熟期最小,而移栽期与分蘖期之间变化不大.同一时期,施氮会影响水稻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顺序为:高氮>中氮>不施氮,大田微生物量碳最大值为4.743 mg?kg-1.3种水分模式下,浅水层连续灌溉模式下的微生物量碳普遍最小,控水模式和干湿交替模式下微生物量碳最大可达到3.500 mg?kg-1左右.水分和氮素互作因子在灌浆期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影响最为显著,这一时期3种水分模式及3种氮素水平影响下的根际微生物碳之间差异最显著.研究表明稻田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可以作为根际生态功能指标并具有代表性.
蔡晓红杨京平马维娜汪华徐伟
关键词:水稻氮素根际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