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俊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实验分析莺歌海盆地细、粉砂储层异常高孔隙成因被引量:1
- 2015年
- 莺歌海盆地富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储层存在大量异常高孔隙,快速沉积、泥流体底辟活动及高地温背景等形成的各类温压体系,以及溶蚀作用的影响,形成异常高孔隙因素多样且复杂。利用常温常压、高温高压、高温常压等不同温压体系的样品,模拟地层条件进行单一因素变温(室温至150℃)、变压(5MPa至50MPa)、不同流体介质(浓度分别为3.5%,6.7%,各类离子浓度与储层地层水相当)的充注实验,通过孔渗变化情况观察,进行储层敏感性特征、成因与储层改造程度及成因分析。在变温试验中,温度较低的条件下,随着温度增加渗透率明显增加,温度超过80℃后,增幅开始减小,甚至出现渗透率降低,通过改变压力,除单个样品外,其余样品渗透率随压力变化范围均小于15%,压力对渗透率的改变同样具有不可恢复性。高温高压系统下的样品物理改造更为突出,孔隙度变化在2%~10%,常温常压系统下样品物性变化不明显,但是化学不稳定性更强。高温饱和CO2流体充注实验显示,酸性流体化学改造明显增强,试验后样品可见有溶蚀的痕迹。结合本区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底辟流体在上涌过程中既存在孔隙的物理形态的改造,也存在改变矿物的转化和进行酸性溶蚀的化学改造,而储层易改造性也由于这两方面6大条件明显增强,形成了本区不同温压体系下的高孔渗储层。
- 刘栋过敏宋荣彩詹伟蒋俊周文单钰铭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
-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平湖组储层是研究区主要油气储层之一,为研究平北地区平湖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通过该地区13口井的125块岩心资料、240片薄片资料及56个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储集砂岩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通常为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间溶蚀扩大孔、铸模孔等。平北地区平湖组储集砂岩孔隙度最高可达25.6%,渗透率最高可达1 326.22×10-3μm2,普遍具有中孔低渗的特征。储层的这些特征主要受成岩作用影响,根据对储层的影响可将成岩作用进一步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和保持性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为溶蚀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通常包括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常为交代作用。
- 杨慧刘广景蒋俊汤曼王承红陈全
- 关键词:西湖凹陷平湖组成岩作用储层物性
- 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储层渗透率敏感性研究
- 2016年
- 莺歌海盆地快速沉积、泥流体底辟活动等多因素促使其高温高压特征的形成,对该地区储层岩石在变温度条件下的渗透率进行了测试,旨在研究该地区砂岩从20℃升温到150℃过程物理和物理-化学的机制对砂岩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岩样的渗透率随温度的增加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温度逐渐增加,渗透率下降较快,幅度多超过30%,在温度升到80℃附近时,渗透率变化率为突变台阶,岩样在80℃时的渗透率下降幅度一般都超过40%,而温度升高到80℃之后渗透率下降变缓,变化率多小于10%;不同物性的岩石样品因受物理和化学改造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温度敏感性差异。
- 蒋俊杨慧刘广景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渗透率温度敏感性高温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