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7 被引量:31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热带
  • 5篇气旋
  • 5篇热带气旋
  • 4篇季风
  • 3篇台风
  • 3篇气旋活动
  • 3篇热带气旋活动
  • 3篇季风槽
  • 2篇登陆
  • 2篇登陆我国
  • 2篇台风活动
  • 2篇年际
  • 2篇西太平洋
  • 1篇登陆地点
  • 1篇东亚冬季风
  • 1篇冬季风
  • 1篇严重干旱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黄荣辉
  • 7篇王磊
  • 4篇陈光华
  • 2篇冯涛
  • 2篇刘永
  • 2篇武亮
  • 1篇黄平
  • 1篇陈际龙
  • 1篇王林

传媒

  • 6篇大气科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台风在我国登陆地点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夏季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的关系被引量:27
2010年
本文利用1979~2007年日本气象厅JRA-25风场和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美国JTWC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分析了7~9月份西北太平洋台风和热带气旋(TC)在我国登陆地点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东亚/太平洋型(即EAP型)遥相关的关系,特别是分析了7~9月份在厦门以北登陆台风和TC数量的年际变化与夏季(6~8月)EAP指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当夏季(6~8月)EAP指数为高指数时,则7~9月份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hPa高度场异常将出现"-,+,-"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偏东。在这种情况下,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的移动路径偏北,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多。反之,当夏季(6~8月)EAP指数为低指数时,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hPa高度场异常为"+,-,+"的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偏西。在这种情况下,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移动路径偏南,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少,较多的台风和TC在厦门以南的华南沿海登陆。
黄荣辉王磊
关键词:台风登陆地点年际变化
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和台风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最近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本文回顾和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文中首先简单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和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变化特征及其对与TCs活动有关的南海夏季风爆发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年际变异的影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然后,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通过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影响TCs活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此外,文中还指出了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上空季风槽和TCs活动变异的热力和动力作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黄荣辉皇甫静亮刘永冯涛武亮陈际龙王磊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季风槽热带气旋台风
西北太平洋大气准双周振荡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利用JRA逐日风场资料、NOAA/NCEP的逐日OLR场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的热带气旋(TC)数据,通过对西北太平洋(WNP)上空10-20天大气准双周振荡(QBWO)不同位相的划分,深入分析了QBWO对WNP区域生成TC的调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太平洋准双周尺度上,对流与纬向风表现出沿热带地区向西偏北传播的特性。不同位相合成的季风槽位置和强度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可见,QBWO是WNP上空季风槽季内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当处于位相1、4时,WNP生成TC的概率较低,且登陆我国TC的数量也较少;当处于位相2、3时,WNP发生TC的概率较高,特别是处于位相3时,不仅TC发生概率最高,而且登陆我国的TC数量也最多。沿热带地区西传的天气尺度波动(周期10天以下)在WNP通过季风槽的纬向风辐合作用,易于转变为波数较大、波长较短的热带低压(TD)型扰动,这种扰动在季风槽区通过能量的转换有利于发展成为TC。
王磊陈光华黄荣辉
关键词:准双周振荡热带气旋
影响登陆我国不同区域热带气旋活动的大尺度环流定量分析被引量:25
2009年
利用日本的JRA-25(Japanese 25-year Reanalysis)逐日再分析风场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的热带气旋(TC)数据,以厦门为分界点,分别对影响登陆我国厦门以北和厦门以南TC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季风槽作了相关的环流分析。通过定义副热带高压的西伸脊点和南北脊线指数,以及季风槽的倾斜和强度指数,定量研究它们与登陆我国不同区域TC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所定义的指数对西北太平洋地区TC的生成位置、能量及登陆我国的路径有很好的指示作用。西北太平洋副高位置东西以及南北位置的偏移对登陆我国厦门以北TC的路径有很大影响;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线斜率对登陆我国厦门以南TC的路径有一定影响,且倾斜程度与西北太平洋地区TC平均生成地的南北向偏移有密切的关系,并且,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线的平均涡度对于西北太平洋地区TC生成时的能量也有很大影响。
王磊陈光华黄荣辉
关键词: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季风槽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87
2012年
我国西南地区从2009年秋季到2010年春季发生了严重干旱,这次干旱无论持续时间和发生区域或降水减少程度都是近50年来所罕见的,因而本文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从热带西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热力异常对热带西太平洋和南亚上空大气环流的影响来分析了这次西南地区干旱发生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从2009年秋到2010年春季,热带西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处于升温状态,它使得热带西太平洋上空产生反气旋异常环流,造成了西南气流异常在我国东南沿海加强,而华南和华中地区上空处于低槽控制,因而在高原东部为槽后西北气流和下沉气流所控制,造成了从孟加拉湾来的水汽很难到达云贵高原,从而引起了此区域降水长期偏少。并且,分析结果还表明了中高纬度地区的环流异常对此次严重干旱也有重要影响。由于从2009年冬季到2010年春季中高纬度准定常行星波传播的极地波导偏强,而低纬波导偏弱,这导致波的E-P通量在60°N附近对流层和平流层为辐合,而在35°N附近对流层中、上层为辐散,从而引起纬向平均西风在60°N附近对流层和平流层减弱,而在35°N附近对流层中、上层加强,造成了北极涛动(AO)为很大的负值。由于AO为负值,东亚冬季冷空气活动强且路径偏东,使得到达西南地区冷空气偏弱,从而引起西南地区持续性严重干旱的发生。
黄荣辉刘永王林王磊
关键词:干旱热带西太平洋东亚冬季风
近30a登陆我国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8
2009年
采用1979—2006年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资料,对登陆我国的西北太平洋(Northwest Pacific,NWP)TC强度、路径、登陆地点的气候特征、年际变化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登陆我国的TC以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西侧以及南海中、北部为主,并且在NWP西南区生成的登陆我国的TC基本以西北移动路径为主,而在NWP西北侧和南海生成的登陆我国的TC多为打转或移动路径转向;登陆我国的TC不仅在强度上具有明显增强的变化规律,而且在登陆位置上存在向东北方向偏移的演变趋势,使得登陆厦门以北区域的TC数量具有增加的趋势,而登陆厦门以南的TC数量存在减少的趋势;登陆我国的NWP TC移动路径存在年代际的演变特征。
王磊陈光华黄荣辉
关键词:热带气旋活动
近年来关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的气候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3年
本文主要综述和回顾了近年来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关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活动的气候学研究进展及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文中不仅回顾了最近关于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利于TCs生成的大尺度环流型及其与涡旋的正压能量交换、西北太平洋TCs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及季节内的变化特征、以及今后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TCs活动的变化趋势的气候学研究进展,而且综述了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热带对流耦合波动对西北太平洋上TCs生成的动力作用的研究。此外,文中还指出今后有关西北太平洋TCs活动一些亟需进一步研究的气候学问题。
冯涛黄荣辉陈光华武亮黄平王磊
关键词:热带气旋台风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季风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