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朋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荧光
  • 2篇荧光性
  • 2篇荧光性质
  • 2篇配合物
  • 2篇配位
  • 2篇化学实验
  • 2篇甲酸
  • 2篇光性质
  • 1篇配位化学
  • 1篇配位聚合
  • 1篇配位聚合物
  • 1篇吡啶
  • 1篇吡啶基
  • 1篇无机
  • 1篇无机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实验
  • 1篇联苯
  • 1篇联苯二甲酸
  • 1篇金属
  • 1篇晶体

机构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朋
  • 3篇张秀梅
  • 3篇高伟
  • 1篇刘结平

传媒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联苯二甲酸的钐(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在水热条件下,将配体2,2’-联苯二甲酸和Sm_(2)O_(3)反应合成了配合物1([Sm(bda)_(1.5)(H_(2)O)])。利用单晶X-射线、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生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和荧光性、热稳定性等性质检测。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 2/c空间群的一维链结构。Sm1(Ⅲ)采取八配位的反四棱柱几何构型,而Sm2(Ⅲ)采取八配位的四棱柱几何构型,羧基分别采用μ2-η^(2):η^(1)和μ2-η^(1):η^(1)两种配位模式,bda^(2-)阴离子作为μ3-桥连结Sm(Ⅲ)离子形成1D链结构;进一步,通过π-π和C-H…π堆积作用形成2D和3D结构。配合物1能发出荧光,在141℃以下稳定存在,最终残留物为Sm_(2)O_(3)。
李朋葛宇
关键词:荧光性质
基于铕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学实验设计
2024年
为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了一个“基于铕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性质”的本科生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主要包含3部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荧光性质,内容涵盖了本科阶段所学习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其配位化学等多方面知识.研究不仅能提高本科生对配位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还能促进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研究成果可为设计高年级的综合化学实验提供借鉴与参考.
李朋张欢祁梦洁高伟张秀梅
关键词:配位化学
三维三重内穿插金刚石结构4-(3-吡啶基)苯甲酸镉(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2016年
以4-(3-吡啶基)苯甲酸(4,3-Hpybz)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镉(Ⅱ)配位合成一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d(4,3-pybz)_2(H_2O)]?8.5H_2O(1).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及单晶X-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三维结构.配体4-(3-吡啶基)苯甲酸采用三齿配位模式即一个螯合羧基上两个氧原子和一个吡啶基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配合物1包含有游离的水分子占据空穴,但是热重和客体交换导致配合物1的骨架不可逆塌陷.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具有强烈荧光发射.
李朋高伟张秀梅刘结平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荧光性质
基于荧光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与性质研究的开放性实验设计被引量:1
2024年
结合创新实验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以Tb MOF的制备、表征和荧光性质的本科生无机化学综合开放性实验。本科生可通过此开放性实验初步了解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制备,了解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表征手段以及荧光性质。更为重要的是,本开放性实验设计科教融合,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研眼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科研探究能力奠定了基础。
李朋葛宇高伟张秀梅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