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少滨

作品数:30 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中医
  • 5篇肺炎
  • 5篇病毒
  • 4篇新型冠状病毒
  • 4篇稳定期
  • 4篇慢性
  • 4篇康复
  • 4篇冠状
  • 4篇冠状病毒
  • 4篇肺康
  • 4篇肺康复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中医体质
  • 3篇中医药
  • 3篇重型
  • 3篇阻塞性
  • 3篇哮喘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肺功

机构

  • 2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7篇李少滨
  • 25篇方泓
  • 14篇唐凌
  • 11篇吴银根
  • 5篇孙鼎
  • 5篇喻晓
  • 1篇张天嵩
  • 1篇周昕
  • 1篇唐斌擎
  • 1篇高丹
  • 1篇陈晓云
  • 1篇袁敏
  • 1篇陈铁光

传媒

  • 7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家庭用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适宜技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21年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先进理念。随着“治未病”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其社会意义、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治未病”理论基础的中医适宜技术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样的技术手段包括功法锻炼、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刺、艾灸、食疗、精神调摄等,可个体化运用于患者,易于实施,收效明显,生命质量得到改善,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较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唐凌孙鼎喻晓李少滨方泓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稳定期慢性病防治
如何以“五声”指导养生
2022年
近期,笔者被《“狮子吼”响彻苏州河畔,居民崩溃》一文所吸引,心中存疑,曾听过梵音金刚狮吼,其音有疏通气脉、净化身心、益智开慧的效果。从功法来看,“狮子吼”本是一种运气法,乃人体丹田内气外发、发声吐气之功法,属于“导气”之范畴。我国政府已于2012年将“狮子吼”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少滨
关键词:功法导气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丽红参干预虚证疲劳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高丽红参对虚证疲劳患者疲劳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180例虚证疲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及C组,各60例,研究期间共有6名患者因不同原因脱落,揭盲后发现A组脱落4人,C组脱落2人,最后有效病例共174例(A、B、C组分别56、60、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安眠药、镇静剂等药物治疗及音乐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安慰剂胶囊(4粒/次,2次/d),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红参参粉胶囊(2粒/次,高丽红参净含量为0.9 g,2次/d)和安慰剂胶囊(2粒/次,2次/d),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红参参粉胶囊(4粒/次,高丽红参净含量为1.8 g,2次/d),3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4周,用药后每周定期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各项主症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3、4周后疲劳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不同维度疲劳状态评分变化,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3、4周后火(热)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B、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治疗4周后C组患者精神不振和疲乏无力主症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且C组患者疲乏无力主症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2、3、4周后B、C组患者疲劳自评量表(FSAS)评分均呈显著降低趋势,且治疗2周后C组及治疗3、4周后B、C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3组患者躯体疲劳评分,B、C组患者精神疲劳、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及C组患者疲劳的时间模式评分均显著降低,且�
李燕兰方泓成颜琦陈希李少滨
关键词:高丽红参虚证免疫功能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对“血浊病”易发人群的临床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对“血浊病”易发人群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调治的“血浊病”易发人群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科普宣教,观察组在科普宣教基础上,给予中药调理方及耳穴贴压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例的血脂、中医体质类型、体重指数、血糖、尿酸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血脂水平、血糖、尿酸等方面无明显变化,但观察组在中医体质类型的症候积分方面发生了明显改变,身体沉重、痰多、口中黏腻、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得以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对于“血浊病”易发人群的临床干预存在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进一步探索。
占程燕唐凌成颜琦李少滨方泓陈铁光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
119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观察119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与中医9种体质相关性及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过敏性鼻炎患者1197例,并进行体质判定,分析过敏性鼻炎与体质的关系,对数据进行频数分布统计,计数资料用相关分析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差异分析采用pearson-χ2分析。结果过敏性鼻炎发病与年龄呈负相关(P <0.05),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及不同BMI体重指数和不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状态下体质分布,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湿热质、特禀质分别为分布人数最多的前5种体质,其中过敏性鼻炎患者气虚质与年龄无相关性(P> 0.05)、血瘀质与年龄呈正相关(P <0.05),阴虚质与年龄呈正相关(P <0.05),湿热质与年龄无相关性(P> 0.05),特禀质与年龄无相关性(P> 0.05),过敏性鼻炎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密切相关(P <0.01)。结论过敏性鼻炎发病与年龄有相关性,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是过敏性鼻炎常见体质类型,过敏性鼻炎患者中血瘀质、阴虚质与不同年龄段存在相关性,不同BMI指数水平体质分布存在差异,过敏性鼻炎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密切相关。
弓少康高丹李少滨成颜琦方泓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中医体质
黄芩苷、黄芪甲苷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体外干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黄芪甲苷对铜绿假单孢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取铜绿假单胞菌PAO1标准株,用黄芩苷、黄芪甲苷对PAO1生物膜的体外培养进行干预,以阿奇霉素作为实验体系阳性对照,0.9%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FITC-ConA染色,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膜的形态;同时,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检测LasI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PAO1生物膜多糖蛋白复合物(GXL)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在干预生物膜的TE(结构熵)与生物膜厚度、抑制多糖蛋白复合物(GLX)产量以及抑制群感应系统(QS)Las 1 mRNA的表达方面,黄芩苷组、黄芩苷+黄芪甲苷组、阿奇霉素组有明显差异(P<0.01),黄芪甲苷组无明显差异(P>0.05)。(2)与阿奇霉素组比较,黄芩苷组在干预生物膜的结构熵(TE)与生物膜厚度以及抑制QS系统LasI mRNA的表达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抑制GLX产量方面弱于阿奇霉素组(P<0.05);黄芩苷+黄芪甲苷组在干预生物膜的结构熵(TE)与生物膜厚度以及抑制QS系统LasI mRNA的表达方面弱于阿奇霉素组(P<0.01),在抑制GLX产量方面弱于阿奇霉素组(P<0.05);黄芪甲苷组在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芩苷在干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生成、减少多糖蛋白复合物产量及抑制mRNA的表达效果方面均有明显作用,而黄芪甲苷无明显作用。
李少滨方泓成颜琦弓少康王培媛吴银根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黄芩苷黄芪甲苷
吴银根治疗间质性肺炎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研究收集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处方143首,采用聚类分析法,挖掘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有三棱、法半夏、地黄、女贞子、党参、黄芪、黄精等35种,并得到5个药对,4组药物组合,进一步明确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的用药规律,其组方以活血化瘀、通补肺络为主,为中医药治疗间质性肺炎提供了参考。
程雪李少滨吴银根方泓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聚类分析用药规律
《如何保持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袭》答网友问(部分)
2023年
网友提问:医生您好,我朋友得新冠已经16天了,转阴也有9天了。除了一开始的两天是中烧(体温38.1~39℃),接下来体温每天在37~37.4℃之间徘徊。请问这种情况要怎么治呢?新冠后期的低热,可能有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出现了反反复复的低热,伴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甚至喘憋或有胸闷的感觉,此时患者要及时去查胸部CT,以排除是否是病毒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
李少滨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免疫力网友低热体温
邵氏保肺功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邵氏保肺功"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邵氏保肺功"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疗程均为12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1年的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6 MW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肺功能指标(FEV1实测值/预计值%、FVC实测值)。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6MWT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2组6 MWT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1年6 MWT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及随访1年后 CA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 CA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CAT评分治疗3个月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FEV1实测值/预计值%、FVC实测值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FEV1实测值/预计值%在治疗后1年改善较明显(P<0.05)。对照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结论邵氏保肺功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减轻临床证候,改善肺功能,远期疗效更加显著。
唐凌喻晓李少滨孙鼎方泓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耳穴肺康复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50
2020年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角度,探讨肺肠同治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诊疗中的意义。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认为胃肠道症状是除呼吸道症状外的又一主要表现,尤其在重型患者中,肺肠同治收效尤为明显。从中医理论、现代机制研究方面,阐述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肠同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适用于重型新冠肺炎肺肠同治的代表方有承气汤类(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凉膈散、升降散等。
唐凌李少滨袁敏张天嵩徐诚吴银根方泓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新型冠状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