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睿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米夫
  • 4篇拉米夫定
  • 4篇活动性
  • 3篇中药
  • 3篇慢性
  • 3篇拉米夫定治疗
  • 2篇硬变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疗效
  • 2篇慢性重型
  • 2篇慢性重型肝炎
  • 2篇活动性肝炎
  • 2篇肝硬变
  • 2篇肝组织
  • 2篇肝组织损伤
  • 2篇YMDD变异
  • 2篇病原学
  • 1篇乙型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7篇文睿
  • 6篇王坚
  • 3篇严明
  • 2篇刘伟
  • 1篇殷萍萍
  • 1篇李定坤
  • 1篇舒伟平
  • 1篇钟备
  • 1篇沈玲
  • 1篇方之勋
  • 1篇赵伟
  • 1篇陈敏
  • 1篇詹容娥
  • 1篇徐乾
  • 1篇杨毅军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全国第十届中...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药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中药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AL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ALC62例,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降肝隆,每3天1剂,加拉米夫定0.1g/d;对照组采用退黄、保肝及对症治疗。疗程6~18个月。结果:治疗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90.32%(28/31),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球蛋白明显下降,白蛋白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超示门静脉宽度变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存活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4.1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ALC,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循环和肝功能,提高ALC的存活率。
文睿王坚严明
关键词:中药拉米夫定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中药降肝隆联合抗病毒药长期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对其预后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抗病毒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ALC)114例的长期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LC 11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降肝隆煎剂1付/3d或丸剂4.0g,3次/d,LAM 0.1g/d,YMDD变异后加用ADV联合中药的治疗,待HBV DNA阴转后停用LAM,ADV联合中药继续治疗;对照组:中成药如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蜇虫丸等抗纤维化治疗、降酶,对症治疗.两组均可予以支持,感染、出血、肝性脑病等合并症的对症处理相同.平均疗程36.0mo.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BV DNA总阴转率分别为75.4%(43/57)、3.5%(2/5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YMDD变异率为40.4%(23/57),YMDD变异后,3例未加用ADV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加用ADV治疗20例,HBV DNA变异病毒阴转率90%(18/20).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为44.4%(16/36),和对照组16.7%(5/30)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TBIL、ALT的复常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白蛋白明显升高,Child-Pugh积分下降,肝功能失代偿例数明显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率14.0%(8/57)和对照组50.8%(29/57)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的死亡率为7.0%(4/57),对照组为29.8%(17/5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中失代偿肝硬变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3_3±2.1 a vs 1.1±1.0 a.P<0.01).结论:中药降肝隆联合LAM抗病毒药治疗ALC,病毒复制受到抑制,患者的肝功能持续改善,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降低了ALC的病死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ALC患者的预后,且未见肾功能损伤.
文睿王坚陈敏严明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活动性肝硬变YMDD变异病死率
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原学与肝组织损伤、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rious hepatitis,CSH)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为了探讨CSH的病原学与肝组织损伤、疗效的关系,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我们从2000年1月~2002年2月,对208例...
文睿刘伟王坚
关键词:重型肝炎病原学肝损伤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估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服用双环醇25mg,3次/d,共24wk。结果经双环醇治.疗后,临床症状有较大程度的改善,ALT和AST的复常率分别为53.19%和53.19%,停药12wk后分别为72.34%和74.47%。治疗结束和停药12wk后,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23.40%和27.66%,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8.51%和12.77%,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0.64%和17.02%;治疗前ALT〉200U/L者,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ALT〈60U/L者。病人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对改善慢乙肝病人临床症状和降低转氨酶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病人耐受性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沈玲赵伟方之勋李定坤杨毅军詹容娥钟备徐乾文睿舒伟平
关键词:双环醇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
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原学与肝组织损伤、疗效的相关性
2002年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的病原学与肝组织损伤、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8例CSH患者,进行血清病原学、肝组织中HBcAg检测和肝组织损伤、疗效观察。结果:单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77/208例,单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戊型肝炎病毒(HEV)各l例;重叠感染28/208例,其中二重感染18/208例,三重感染7/208例,四重感染3/208例;血清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血清病毒复制指标阴性者但肝组织中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死亡率高;HBV+HCV(丙型肝炎病毒)HBV、HEV重叠感染的发病率较高,肝组织损伤重、死亡率高。结论:病毒复制、重叠感染者,可加重病情,影响预后。
文睿刘伟王坚
关键词:病原学肝组织损伤病原学
中药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90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90例5a的长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降肝隆煎剂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mo,疗程的中位数为31.4mo.对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合并症、肝癌的发生率、病死率进行观察.结果: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61.4%(27/44),对照组为6.5%(3/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01);HBeAg转阴率:治疗组为33.3%(11/33),对照组为6.7%(2/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321);治疗组患者12,24,36,37-67mo,变异率分别为11.4%,22.7%,34.1%,38.6%.治疗组YMDD非变异病例的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分级积分下降,白蛋白(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17.90±1.01μmol/Lvs62.57±52.23μmol/L;5.18±1.40vs7.50±3.16;42.32±6.39g/Lvs38.35±7.27g/L,P<0.01);合并症的发生率:治疗组11.4%,对照组4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7);肝癌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2998);死亡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30.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377).结论: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可抑制病毒复制,YMDD累计变异率较低,肝功能得到改善,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文睿王坚严明
关键词:中药拉米夫定活动性肝炎肝硬变YMDD变异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变患者
中药“808”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
2004年
目的:研究中药"808"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ALC 62例,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温补肾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1帖/3日加拉米夫定0.1/日;对照组:拉米夫定0.1g/日加退黄、保肝及对症治疗。疗程6~18 mo。结果: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90.32%(28/31),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生化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球蛋白明显下降,白蛋白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B超门静脉宽度变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存活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4.1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808'’联合拉米呋啶治疗ALC,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循环和肝功能,提高ALC的存活率。
文睿殷萍萍王坚
关键词:中药拉米夫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