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盆地
  • 4篇岩溶
  • 4篇储层
  • 3篇石炭
  • 3篇石炭系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孔隙
  • 3篇奥陶系
  • 3篇成岩作用
  • 3篇储集
  • 3篇储集层
  • 2篇断裂带
  • 2篇岩溶储层
  • 2篇中奥陶世
  • 2篇山岩
  • 2篇四川盆地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裂带
  • 2篇马家沟组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中国石化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中石化河南石...

作者

  • 13篇房超
  • 12篇季汉成
  • 5篇黎雪
  • 3篇李晨
  • 2篇马鹏鹏
  • 2篇华南
  • 2篇贾海波
  • 2篇肖菁
  • 2篇李海泉
  • 2篇向鹏飞
  • 1篇刘金侠
  • 1篇毛翔
  • 1篇王嗣敏
  • 1篇鲍志东
  • 1篇纪友亮
  • 1篇温志新
  • 1篇郭强
  • 1篇周勇
  • 1篇李超
  • 1篇赵菲

传媒

  • 4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随着国内外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勘探开发的进行,在火山岩储层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油气藏,火山岩储层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红山嘴地区表现出了较好的勘探潜力,但勘探程度相...
李林致季汉成房超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内幕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展布被引量:7
2017年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最新钻井发现,在石炭系顶面之下较深的内幕火山岩区域获得工业油流。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和岩石物性等资料,明确了研究区石炭系内幕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展布。研究表明,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内幕储集层顶面最大深度位于石炭系不整合面以下800 m,岩相(岩性)以爆发相空落亚相(凝灰岩)和溢流相下部亚相(安山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构造缝为主。不同岩相具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成岩作用,经历了不同的孔隙演化过程。溢流相上部亚相和溢流相下部亚相孔隙演化程度最高。冷凝固结作用控制其原生孔隙的形成,构造破碎作用及溶蚀作用至关重要。受构造和溶蚀作用控制的Ⅰ类和Ⅱ类储集层为有效储集层,主要分布于克—百断裂附近。
李晨季汉成靳军王剑房超贾海波黎雪向鹏飞李宗悦邢晓凡
关键词:火山岩石炭系准噶尔盆地
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东倾沙河街组混积岩储层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
黎雪季汉成房超
太原地区中奥陶世上马家沟组岩溶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黎雪季汉成房超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成储机制及发育模式被引量:4
2023年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丰富,研究其岩溶热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对于雄安新区清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前人已经对该区雾迷山组油气储集层的分布、古岩溶、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特征做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该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的成储机制、特别是3期岩溶等成岩特征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对雄安新区雾迷山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岩溶热储的成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雾迷山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和构造缝—构造溶蚀缝,热储孔渗变化较大;(2)雄安新区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3种溶蚀作用,包括同生—准同生溶蚀、表生溶蚀和埋藏溶蚀,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3)根据构造演化、岩心及测井资料,将表生溶蚀作用划分为3期,分别是芹峪期、印支期和燕山—喜山期。芹峪期雾迷山组局部出露遭受淋滤,形成的溶孔经后期改造后不易识别;印支期大部分区域抬升并遭受淋滤,形成高孔渗储集层,后期遭受了进一步改造;燕山—喜山期是雄安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表生岩溶作用形成期,对前期的储集层进一步淋滤、改造,形成大范围的优质储集层。最后提出了雄安新区雾迷山组优质岩溶热储的成储机制与模式,指出了岩溶热储的有利发育区。
郭瑞婧纪友亮马铮涛万宏峰杨栋吉季汉成鲍志东周勇房超鲁锴刘金侠
关键词:雾迷山组
渤海湾盆地东濮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对储集层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东濮地区地热勘探的不断深入,现有奥陶系储集层研究精度已不能满足勘探需求。基于露头、岩心、薄片、测录井、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等手段,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深入研究了东濮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系统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并进一步预测了有利储集层的分布区。研究表明,准同生和早成岩期发生胶结、压实、准同生白云石化和准同生溶蚀作用,其中胶结、压实作用使储集层原生孔隙度大幅减少;表生成岩期发生风化壳溶蚀作用,对储集层孔隙的增加起决定性作用;中—晚成岩期发生构造破裂、热液溶蚀、压溶、胶结、埋藏白云石化和重结晶作用,其中白云石化、溶蚀和构造破裂作用对储集空间的贡献最大,重结晶作用具有双重性,对粉细晶白云岩起强烈破坏作用。综合研究将研究区划分出Ⅰ类储集层分布区1个、Ⅱ类储集层分布区2个和Ⅲ类储集层分布区2个。其中,颗粒滩、潮坪与断裂发育带、白云石化、准同生溶蚀、风化壳溶蚀、热液溶蚀作用叠合区储集层质量最佳,多为Ⅰ类和Ⅱ类储集层分布区。
肖菁季汉成刘金侠郭强杨飞房超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成岩演化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发育规律被引量:69
2014年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新近发现的迄今为止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该气藏储层受碳酸盐岩颗粒滩相控作用明显。进一步了解该区颗粒滩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更好地预测龙王庙组储层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沉积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水深等影响滩体发育的主控因素,以3口井结合2个野外剖面点作为实例,对该盆地龙王庙组颗粒滩纵向叠置关系和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认识:1龙王庙组沉积时期为缓坡沉积环境,分为内缓坡相、中缓坡相和外缓坡相,颗粒滩主要发育在内缓坡相和中缓坡相;2盆地内自西向东颗粒滩厚度逐渐变大,以发育白云岩滩逐步被石灰岩滩取代为特征;3颗粒滩纵向上主要发育砂屑云岩—泥晶云岩—泥质泥晶云岩、砂屑云岩—细粉晶云岩—泥质泥晶云岩、粉晶灰岩—砂屑灰岩—泥晶云岩—泥质泥晶云岩、鲕粒灰岩—泥晶灰岩等岩性组合;4颗粒滩横向上具有沿膏岩湖两侧呈条带状展布的特征,主要发育在缓坡隆起区,尤其是隆起区中的微地貌高地是滩体发育的有利区。
周进高房超季汉成张建勇赵菲
关键词:四川盆地早寒武世海平面变化古地貌
渤海湾盆地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7
2016年
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地层岩石、古生物、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的分析,对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研究,将奥陶系划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3种沉积亚相及11种沉积微相,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奥陶系各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图,为储层发育有利沉积相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进而结合海平面变化和沉积微相特征,分析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区开阔台地主要发育颗粒滩、滩间海和云灰坪3种沉积微相;局限台地发育多种类型潮坪和泻湖沉积,共计10种沉积微相;蒸发台地发育云坪、灰云坪、膏云坪3种沉积微相。东濮地区奥陶系在1个海退半旋回和3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的控制下,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交互沉积。其中,海退期沉积的冶里组、亮甲山组、上马家沟组下段、峰峰组下段和峰峰组上段上部,主要由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环境下的各类潮坪和泻湖沉积构成;海侵期沉积的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上段和峰峰组上段,主要由开阔台地环境下的滩间海和小规模颗粒滩沉积构成,局部发育局限台地沉积。
肖菁季汉成华南房超李海泉马鹏鹏
关键词:碳酸盐台地沉积相奥陶系渤海湾盆地
东非裂谷系Albert湖盆构造活动对沉积充填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Albert湖盆作为东非裂谷系重要的裂谷盆地,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前期资料匮乏,制约着Albert盆地的研究进展,目前仍存在着构造活动背景下沉积物响应特征不明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录井、测井及地震地质资料,结合Google Earth对该区盆地结构、湖盆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开展研究,并深入探讨构造对沉积物分配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Albert湖盆发育非对称式地堑结构,盆地两侧以正断层发育为主,西侧陡,东侧缓;主要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湖泊包括滨浅湖及深湖亚相。不同裂谷演化时期,构造对沉积物分配控制作用明显。低扩张阶段南侧断层活动强烈,沉积物主要从北侧入湖,主要发育河流及正常三角洲;初始断裂阶段西北侧断层活动强烈,沉积物从东南侧入湖,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第2断裂阶段断裂活动基本终止,沉积物从东南、东北两方向入湖,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河流相。湖盆内主要发育同向叠置型和相向平行型2类构造调节带,断层组合样式形成的构造低部位,作为沉积物搬运的有利通道,对沉积物的分配起到控制作用。
郭瑞婧季汉成温志新房超李超李林致
关键词:沉积相
鲁西豫东地区奥陶系顶部岩溶储集层特征及有利控制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深入研究了鲁西豫东(东濮)地区奥陶系顶部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岩溶储集层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优质储集层形成的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储集层分布区。结果表明,奥陶系顶部储集层主要岩性为颗粒石灰岩、云质石灰岩、泥晶石灰岩、粉细晶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和藻粘结白云岩等,裂缝和溶洞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白云岩类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5%,平均渗透率为7.43×10^(-3)μm^2;石灰岩类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2%,平均渗透率为2.72×10^(-3)μm^2。储集层经历了沉积—准同生期成孔(寒武纪—中奥陶世)→风化淋滤(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矿物充填(晚石炭世—白垩纪末期)→溶蚀改造(古近纪)4个演化阶段。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应力控制了研究区优质储集层的形成。颗粒滩及潮坪相带、断裂发育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表生岩溶、埋藏岩溶作用6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最优;颗粒滩及潮坪相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作用、表生岩溶作用4项叠合区,以及断裂发育带、表生岩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3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次之;颗粒滩及潮坪相带、断裂发育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5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一般。
季汉成房超华南肖菁李海泉黎雪李晨马鹏鹏毛翔
关键词:奥陶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