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云泽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双环
  • 4篇冲刷腐蚀
  • 3篇点蚀
  • 3篇混凝土
  • 2篇电化学
  • 2篇电极
  • 2篇电阻法
  • 2篇多电极
  • 2篇多环
  • 2篇锈层
  • 2篇阳极
  • 2篇阴极
  • 2篇阵列
  • 2篇稳定性
  • 2篇粒径
  • 2篇缓蚀
  • 2篇缓蚀剂
  • 2篇管线钢
  • 2篇海底
  • 2篇CFD

机构

  • 20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船舶工业...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大连科迈尔防...
  • 1篇中海石油深海...
  • 1篇深中通道管理...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徐云泽
  • 12篇黄一
  • 5篇王晓娜
  • 2篇常炜
  • 2篇盈亮
  • 2篇杨飞
  • 1篇张健
  • 1篇胡文彬
  • 1篇夏大海
  • 1篇刘刚
  • 1篇贾慧峰
  • 1篇舒伟
  • 1篇杨宏启
  • 1篇李兵
  • 1篇张斌斌

传媒

  • 3篇材料导报
  • 3篇装备环境工程
  • 2篇腐蚀与防护
  • 2篇金属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电阻-多电极联合测量的水线腐蚀行为被引量:2
2021年
开发了一种新型微电阻测量与耦合阵列多电极技术相结合的腐蚀监测传感器系统。并采用该传感器,分别研究了静止和流动环境中的水线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静止3.5%NaCl溶液中,主要的阳极区域位于传感器底部,这表明此时水线腐蚀由氧浓差控制。而在流动3.5%NaCl溶液中,主要的阳极区域上移至接近水线位置,底部区域成为阴极,即介质流动会影响水线腐蚀。且在两种环境中,宏电池腐蚀都是影响水线腐蚀的主要因素。
余晓毅徐云泽徐云泽常炜常炜
关键词:多电极电阻法宏电池腐蚀
管线钢在沉积物下的腐蚀行为及有机膦缓蚀剂的作用效果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动电位扫描(PDS),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极化电阻法(LPR),研究了石英砂沉积物覆盖下的X65管线钢在含氧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有机膦缓蚀剂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的作用效果.通过丝束电极(WBE)对沉积物所导致的电偶效应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覆盖下的X65钢平均腐蚀速率变缓,但伴随有局部腐蚀发生.在溶液中加注35 mg/L的EDTMPS后,裸露的X65钢电极的腐蚀速率在3 h内由0.17 mm/a降低并稳定在0.082 mm/a,沉积物覆盖下的X65钢电极在6 h内腐蚀速率由0.051 mm/a降低到0.026 mm/a并保持稳定,EDTMPS对裸钢和沉积物覆盖下的碳钢均有良好的缓蚀效果.WBE电偶效应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覆盖区域电位较低,表现为阳极区并伴随有严重的局部腐蚀发生.在注入35 mg/L缓蚀剂后,WBE平均电位迅速下降,阳极区域逐渐减小,在加入EDTMPS缓蚀剂24 h后,最大阳极电流密度和阳极总电流分别从0.21 m A/cm2和0.056 m A降低至0.078 m A/cm2和0.021 m A.监测数据表明,EDTMPS对沉积物覆盖所引起的电偶效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徐云泽黄一盈亮杨飞李兵王晓娜
关键词:管线钢丝束电极
铝合金第二相腐蚀机理的微观/原子尺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铝合金的局部腐蚀(如点蚀、晶间腐蚀以及应力腐蚀开裂)与铝基体和第二相之间的微电偶腐蚀密切相关。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从微观和原子尺度上分析影响铝合金第二相腐蚀机理的因素,包括第二相的组成与结构、环境的pH值、应力以及吸附物质(如Cl^(-),H_(2)O,OH^(-)和O^(2-))的吸附行为。
计元元徐云泽张斌斌Yashar BEHNAMIAN夏大海夏大海
关键词:铝合金第一性原理计算
EH32钢在人工海水中的流动加速腐蚀行为研究
2024年
目的 明晰流场、传质和锈层在EH32钢流动加速腐蚀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射流喷射系统研究EH32钢的流动加速腐蚀行为,并基于CFD仿真模拟流场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微观形貌表征分析EH32钢的腐蚀形貌。结果 在射流喷射系统中,试样表面的流场分布不均匀,根据锈层的颜色可分为不同区域,喷嘴正对区域锈层最厚,但疏松多孔,形成凹坑,腐蚀最严重。远离喷嘴区域锈层逐渐减薄,但更致密,腐蚀形貌转变为“flow mark”和点蚀。结论 流场严重影响着腐蚀产物的分布,正应力高、剪切应力低的区域形成的锈层厚且疏松多孔,正应力低、剪切应力高的区域形成的锈层薄,但更致密。反应生成的阳极液随流体的转移过程导致了“flowmark”损伤形貌的形成,致密的锈层抑制了阳极液的转移,导致了点蚀坑的损伤形貌。锈层和阳极液的累积使得喷嘴中心区域表现为主要阳极区,腐蚀损伤最为严重,而远离中心区域由于致密的腐蚀产物抑制了传质过程,腐蚀速率较低。流场、锈层以及传质三者的协同作用决定了流动加速腐蚀行为。
姜万珩贾慧峰舒伟张健张奇亮杨宏启徐云泽
关键词:流动加速腐蚀锈层流场传质
碳化条件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pH阈值研究
2024年
目的 确定碳化条件下几种典型缓冲溶液及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的腐蚀pH阈值范围。方法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不同pH、不同配制方法的缓冲溶液及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钢筋试片进行电化学测量,选用不同的等效电路进行拟合,对测量中钢筋试片发生的电化学过程进行简要阐述。结合阻抗谱测量结果、等效电路拟合结果及工作电极典型宏观形貌,判断钢筋试片腐蚀状态,给出不同溶液对应的钢筋腐蚀pH阈值范围。结果离子环境不同,各缓冲溶液及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腐蚀pH阈值均存在一定差异,位于9~10.5不等。结论 混凝土碳化引入的HCO_(3)^(–)和CO_(3)^(2–)对钢筋腐蚀有促进作用。混凝土孔隙液pH越低,钢筋腐蚀越容易发生。因此,仅根据pH判断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状态的方法并不可靠。
李青舒伟贾慧峰尹业雄徐云泽黄一
关键词:混凝土钢筋腐蚀碳化电化学阻抗谱
新建平台固定式阳极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预延寿设计及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根据导管架平台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固定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ICCP)的辅助阳极、参比电极、多路控制器和配套监测控制软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运行3a,参比电极测量结果显示导管架表面保护电位为-1001~-1050mV(相对于氯化银参比电极)。牺牲阳极+固定式阳极ICCP系统可使新建平台突破固定设计年限的限制,满足后续的延寿需求。
余晓毅常炜黄一徐云泽
关键词:海洋平台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溶液pH和温度对X65管线钢焊缝非均匀腐蚀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本工作利用阵列多环组腐蚀监测传感器对X65管线钢焊缝在不同溶液pH和温度的饱和二氧化碳溶液中的非均匀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管线钢焊缝的360°全周向区域以及沿管长轴向区域的非均匀腐蚀情况可以被有效监测。结合电化学测试及腐蚀形貌表征发现,在溶液pH为5.85时,管线钢焊缝表面难以形成具有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随着溶液温度升高,焊缝三个区域(母材区、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的二氧化碳腐蚀加剧,其中焊缝区腐蚀最为严重;在溶液pH为6.86时,随着溶液温度升高,焊缝三个区域的腐蚀速率由于保护性腐蚀产物膜的形成而降低。魏氏体和针状铁素体在焊缝区的富集,导致焊缝区的成膜时间滞后于母材区和热影响区。
朱烨森刘梁徐云泽王晓娜刘刚黄一
关键词:二氧化碳腐蚀
基于双环电阻传感器的管道内壁腐蚀监测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实现管道内壁腐蚀的全周向在线监测并提高测量精度,在传统电阻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环电阻探针的腐蚀监测方法。双环电阻探针解决了由于几何限制和管道内外壁温差所带来的测量误差。通过对双环探针进行多象限分区,求解各分区的电阻比值,实现了管道全方位的在线腐蚀监测。通过双环探针可以同时实现对管道内外壁的温差计算与实时监测,为湿蒸汽管道冷凝液膜的形成起到预报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基础,在实验室X65模拟管路中,分别布置四象限分区双环电阻传感器、传统丝状电阻传感器和高精度热电偶对管道的腐蚀和内外壁温差进行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新型双环探针的管道内壁腐蚀监测方法,可以完成管道内外壁温差和局部分区腐蚀状态的在线监测,并在腐蚀深度和腐蚀速率的测量上比传统丝状电阻探针具有更高的监测精度。
黄一徐云泽王晓娜李小龙涂三山
关键词:电阻法温差
921A高强碳素钢在天然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1
2023年
921A碳素钢作为海洋工程用高强钢,被广泛应用于水下海洋装备的建造。921A钢在服役期间内会遭受恶劣海洋环境以及复杂流场作用,其在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是影响水下海洋装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为了明晰921A钢在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规律,利用射流喷射系统研究了海洋工程用921A高强碳素钢在不同流速(1~8 m/s)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并结合电化学测量、微观形貌分析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了海水中流场、传质和锈层分布对921A钢腐蚀行为的交互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流速从1~3 m/s升高至5~8 m/s,钢材的腐蚀损伤形貌由“流痕”转变为点蚀,海水流速增加会导致更为致密的球状锈层形成。921A钢在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受到流速、传质、壁面切应力、正应力和锈层的协同作用,锈层积累和局部腐蚀更倾向于出现在同时具有低流速、低切应力和高正应力、高传质速率特征的区域。高流速下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大幅升高是导致致密锈层和点蚀形成的重要原因。921A钢的腐蚀速率在浸泡初期受活性溶解区域的发展控制,实验后期传质和锈层成为影响921A钢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围绕流动海水中碳钢材料表面不同形貌锈层的形成机制与局部腐蚀发展规律开展研究。
姜万珩张奇亮牛璐刘梁黄一徐云泽
关键词:流速锈层点蚀CFD
基于阵列多环组技术的海底管道变径管段冲刷腐蚀解耦监测方法研究
海底管道输送的多相流介质通常含有地层水、海水以及固体沙砾。在腐蚀性流体与固体沙砾的共同作用下,海底管道内壁面临严重的冲刷腐蚀耦合损伤风险。由于电化学腐蚀与机械磨损造成的耦合损伤通常高于两种因素单独作用下的壁面减薄之和,在...
刘梁徐云泽黄一宋光铃
关键词:海底管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