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琼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耕地
  • 2篇集约利用
  • 2篇MORAN指...
  • 1篇缔造
  • 1篇山庄
  • 1篇师资
  • 1篇师资团队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视觉秩序
  • 1篇千岛湖
  • 1篇县域
  • 1篇县域耕地
  • 1篇小城
  • 1篇小城镇
  • 1篇协同教学
  • 1篇课程
  • 1篇课程结构
  • 1篇空间分异
  • 1篇空间自相关

机构

  • 7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作者

  • 7篇彭琼
  • 6篇朱传民
  • 4篇吴佳
  • 3篇叶长盛
  • 3篇黄雅丹
  • 2篇徐燕
  • 1篇吴颖婕
  • 1篇黄建军
  • 1篇姜勇彪

传媒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规划师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对古村落空间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东龙古村落为例被引量:13
2012年
从界定风水学中重要流派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入手,以江西省东龙古村落作为实证研究,分析其对村落选址和格局的影响,并以东龙古村的案例反推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关于村落格局内容的现代解释,试图揭开风水环境学派理论的神秘外衣。文章认为,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对村落格局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儒、佛、客家文化的影响下,为形成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创造独特的村落意象、景观,维护村落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所形成的村落规划经验的总结。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村落旅游宣传、规划的实践意义。
徐燕彭琼吴颖婕
关键词:风水古村落实证研究
视觉秩序法在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杭州千岛湖望湖山庄规划设计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视觉秩序法是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方法,但当前该方法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着运用思路不清晰,运用前提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此,研究以杭州千岛湖望湖山庄规划设计为例,理清视觉秩序法运用的前提和运用过程的主要阶段,构建了该方法的运用框架,包括设定视觉秩序标准、选择视点或视面、比较规划多方案的视觉秩序分析、确定并优化方案四个阶段。总结四个阶段的控制要点,即达到"四性"要求,包括环境景观标准设定的量化性、视点或视面选择的典型性、多方案比较的穷尽性和方案优化的综合性,以有益于相关规划实践。
彭琼徐燕叶长盛朱传民
关键词:规划设计
不同地貌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在构建衡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P-S-R模式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GIS空间分析软件,利用ESDA等方法,对江西省各地貌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针对各地貌区制约耕地集约利用因素,分别提出了今后耕地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两时段基于综合度的Global Moran's I分别为0.16和0.30,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呈空间正相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地域上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区域差异性,且有不断加强趋势。总体上平原区的集约水平高于丘陵与山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相对较高;各研究实体Local Moran's I及Grid图,反映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局域空间上的均质性,即水平高、低区域各自集聚;LISA显著集聚四种类型中,正空间自相关的"H-H"、"L-L"占主体部分,时段Ⅰ二者约占总数的73.33%,时段Ⅱ则提高到80.95%。其中,"H-H"关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而赣东北、西北及南部的丘陵山区则表现出明显的"L-L"关联特征;平原、丘陵、山区三大地貌区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各异。
朱传民黄雅丹吴佳彭琼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
江西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在构建衡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P—S—R模式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将GIS技术与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相结合,测度了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划分为5个利用水平等级与4种分异类型,并从时空角度探讨集约利用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耕地集约利用总水平与单项水平不断提高,状态准则为影响主导因素;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区域差异性,平原区集约水平高于丘陵与山区,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水平相对较高;局域空间上,水平高、低区域各自集聚;LISA集聚类型中,以"H—H"、"L—L"类型为主,分别对应于高、低水平等级。其中,"H—H"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而赣东北、西北及南部的丘陵山区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L-L"关联特征。
朱传民黄雅丹吴佳彭琼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ESDAMORAN指数县域
缔造“一核两翼”的课程结构,推动师资团队协同教学——“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群”整合研究
2011年
通过追本溯源分析课程群整合的概念、整合方式,根据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群自身特点,探讨了该课程群的整合途径,包括课程结构的整合和师资团队的整合,提炼了一核两翼和协同教学的整合手法,总结了课程群整合的优势和特征。
黄建军叶长盛姜勇彪朱传民彭琼吴佳
关键词:协同教学
江西省县域尺度耕地变化的地域格局分析
2012年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GIS技术,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关理论,对江西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值计算,研究期内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有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各县域Local Moran′s I反映了耕地变化在局域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均质性,"北部平原—周边山区—内部岗丘"的区域化分异特征;局域空间自相关(LISA)的4种集聚类型中,正相关的"高—高"和"低—低"类型占主体部分,约占60%。其中,"高—高"关联的主要有北部平原区、周边部分山区县,而赣东南西三面群山向内部平原过渡的岗地、丘陵地区等则表现出一定的"低—低"关联特征。不同类型区,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
朱传民黄雅丹吴佳彭琼
关键词:耕地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
转型期中部山区小城镇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江西省宜黄县梨溪镇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聚焦时间上处于转型期,空间上位于中部山区的小城镇面临的城镇建设问题具有独特性。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为主、结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分析相关概念和背景条件入手,对转型期中部山区小城镇建设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探寻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结合转型期的发展方向和要点,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若干规划应对措施。
彭琼朱传民叶长盛
关键词:小城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