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满强

作品数:1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内障
  • 12篇白内障
  • 6篇手术
  • 4篇散光
  • 4篇飞秒
  • 4篇白内障手术
  • 3篇术前
  • 3篇晶状体
  • 2篇悬吊
  • 2篇悬吊术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切口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无晶体
  • 2篇无晶体眼
  • 2篇近视
  • 2篇激光
  • 2篇角膜
  • 2篇硅油

机构

  • 14篇爱尔眼科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长沙市第四医...

作者

  • 16篇彭满强
  • 12篇唐琼燕
  • 9篇林丁
  • 2篇王启常
  • 1篇岳辉
  • 1篇邢怡桥
  • 1篇赵晓辉
  • 1篇项奕
  • 1篇周清
  • 1篇郑亦君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0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飞秒激光辅助行38mm超长眼轴白内障手术一例
目的:报告飞秒辅助下行38mm超长眼轴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女性,57岁,因“右眼视物模糊20年”于2017年05月11日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CF/20cm,J7不见,光感5m,光定...
曾思思郭妲彭满强廖珊唐琼燕
硅油取出手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王启常彭满强
散光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散光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9例(9眼)经波前像差仪iTrace或角膜地形图Orbscan检测为角膜规则散光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术前插片验光比较单纯球镜矫正及全矫正后视力情况及患者主观感受。
彭满强唐琼燕林丁
关键词:散光无晶状体眼
角膜单切口硅油取出术
2009年
目的:探讨角膜单切口取油在手术耗时和术后恢复等方面的优点。方法:硅油填充眼39眼。穿刺刀于11点位角膜缘做透明角膜自闭式切口,以自制的灌注头自角膜切口进入前房,针尖向下灌注平衡盐溶液,轻压角膜切口的后唇即可见到硅油浮出。伴白内障者行超声乳化摘出术,环行撕开后囊后同前述方法取油。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出院后随访28-84 d。结果:39眼均一次性取净硅油,取出时间20-45 min,术后眼压3.2-23.1 mmHg,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局部暂时性的轻微炎症反应。结论:经角膜单切口硅油取出术简便省时、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适用于无晶状体以及需同时摘除白内障的硅油填充眼。
郑亦君项奕邢怡桥赵晓辉彭满强
关键词:硅油白内障无晶体眼
翼状胬肉干细胞移植术后一月行飞秒白内障手术一例
目的:报告翼状胬肉干细胞移植术后一月行飞秒白内障手术一例。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性,91岁,因双眼视力下降4年于2017年05月17日来我院就诊。既往:2017年4月17日于我院行右眼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曾思思郭妲彭满强唐琼燕
Piggyback技术在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piggyback(背驮式)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3-06因超高度近视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角膜散光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行piggyback Toric IOL植入,背驮植入囊袋的两枚IOL分别为一枚正度数Acysoft IQ Toric IOL和一枚负度数折叠三片式IOL,对照组30例植入无散光矫正功能的普通折叠IOL。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视力、IOL位置、术后残留散光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6mo,观察组裸眼视力从术前的3.52±0.03提高到4.78±0.01,对照组从术前的3.51±0.03上升到4.30±0.13,观察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2,P<0.05)。两组术前角膜散光均较高,观察组1.70~4.27(平均2.97±0.87)D,对照组1.50~4.90(平均2.92±0.97)D,术后6mo观察组残留散光明显降低到0.25~1.00(平均0.48±0.23)D,而对照组仍残留散光1.00~5.20(平均2.87±1.11)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5,P<0.05)。术中及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Piggyback Toric IOL植入术可帮助解决目前超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眼无匹配Toric IOL度数的难题,有效提高其白内障术后裸眼视力,降低散光。
唐琼燕彭满强林丁
关键词:PIGGYBACKTORIC人工晶状体高度近视散光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主观感受研究
目的 比较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术和传统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围手术期的主观感受差别。方法 单一眼科中心连续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0名120眼,均是第一眼白内障手术,60眼行飞秒激光辅助超...
唐琼燕郭妲廖珊彭满强林丁
关键词:飞秒激光白内障主观感受
白内障术前视力对角膜散光测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视力对角膜散光测量的的影响.方法:46例(52眼)经波前像差仪iTrace检测为角膜规则散光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依据裸眼远视力分为两组,0.02-0.1为A组22眼,0.1-0.5为B组30眼,术前所...
彭满强唐琼燕林丁
关键词:角膜散光眼位角膜地形图
飞秒激光辅助乳白核白内障的自动化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在乳白核白内障术中OCT成功定位识别和成功完成连续环形撕囊(CCC)与乳白核白内障晶状体膨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飞秒激光辅助乳白核白内障患眼30只,按术前晶状体厚度分为三组,A组晶状体厚度<5mm...
唐琼燕郭妲彭满强廖珊林丁
关键词:飞秒激光
白内障患者术前Alpha角大小分布研究
目的 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Alpha角(视轴中心到晶状体囊袋解剖学中心的距离)的大小分布。方法 随机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名60眼,术前行iTrace相差检查,记录Alpha角值,分析Alpha角大小分布及...
唐琼燕郭妲廖珊彭满强林丁
关键词:白内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