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水华藻斑漂移速度时变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以太湖水华藻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藻斑漂移原位观测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太湖蓝藻水华易发区藻斑漂移速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内藻斑漂移速率在(0.0793±0.0135)~(0.146±0.0318)m/s范围内变化,藻斑漂移速度的北向分量在-0.0896~0.0247m/s之间,东向分量在-0.0157~0.0029m/s之间.漂移速率日均值变化呈现出锯齿式交替特征即增加-减少-再增加的往复循环,变化范围为(0.0499±0.0141)~(0.1580±0.0120)m/s,漂移方向以北向为主.藻斑漂移速度的月际变化明显,6月~8月,向东漂移的占比逐渐降低,而向西漂移的占比逐渐增加,此期间漂移方向均以北向为主.漂移速率6月上旬最小,均值为0.0680m/s,7月上旬达到最大,均值为0.1350m/s,7月中旬~8月下旬水华藻斑漂移速率在0.0800m/s附近波动.
- 郭西亚张杰罗婧张海涛邓建才
- 关键词:太湖漂移速度时变特征
- 太湖流域典型河流含氮物消减速率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自主研发的原位培养装置,开展了太湖流域典型河流水体含氮物消减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氮和氨氮消减速率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P<0.05),消减速率分别为(280.6±180.0)^(1458.8±725.7)mg/(m^3·d)、(35.2±3.7)^(343.6±88.4)mg/(m^3·d),但硝态氮消减速率(44.3±7.6)^(521.2±19.2)mg/(m^3·d))无显著的空间差异性(P>0.05).微生物作用下氮素消减速率为95.0~733.1mg/(m^3·d),分别占含氮物总消减速率和总负荷的12.9%~50.3%和2.0%~13.4%,非微生物作用下氮素消减速率为180.0~996.7mg/(m^3·d),占含氮物总消减速率和总负荷的49.8%~87.0%和7.4%~25.7%,说明污染物进入水体,短期内微生物作用对含氮物消减速率的贡献较低.氮素消减速率与TN、NO_3^-、SS均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说明TN、NO_3^-、SS在一定程度上是氮素消减作用的影响因素.
- 郭加汛彭俊翔张海涛胡维平赵耕毛赖锡军邓建才
- 关键词:河流水体
-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明确藻类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富集特征,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不同质量浓度Zn^(2+)和Cd^(2+)的富集能力以及对其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Zn^(2+)、Cd^(2+)均有一定的富集作用,而且Zn^(2+)的富集量明显高于Cd^(2+)。当Zn^(2+)质量浓度为0. 05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快,当Zn^(2+)质量浓度超过0. 05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即Zn^(2+)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Cd^(2+)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不具有低质量浓度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 05 mg/L的Cd^(2+)作用96 h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Cd^(2+)质量浓度越高,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Zn^(2+)、Cd^(2+)质量浓度分别为0. 20 mg/L和0. 15 mg/L时,连续培养24 h后,铜绿微囊藻的酯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当Zn^(2+)、Cd^(2+)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 20 mg/L和0. 25 mg/L时,与对照相比,藻细胞光系统II(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降低。在Zn^(2+)、Cd^(2+)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发生变化。
- 张海涛郭西亚张杰邓建才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锌镉生理响应
- 阳澄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物毒害特征被引量:26
- 2019年
- 为了解阳澄湖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选取阳澄湖柱状沉积物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和Hydra-c型全自动测汞仪于2018年2月对阳澄湖15个采样点沉积物柱状样中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进行测定,分析重金属元素含量在水平及垂向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As、Cd、Pb、Hg平均含量分别为101.28,68.72,66.54,187.33,15.85,0.45,34.02,0.09mg/kg,是各自背景值的1.34,2.09,2.89,2.88,1.69,4.99,1.54,3.00倍.垂向上重金属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对8种重金属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除As、Ni和Hg外,不同重金属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阳澄湖沉积物重金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源性.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SQG)对阳澄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阳澄湖沉积物中Ni有75%以上的可能性出现生物毒害效应,Cr、Cu、Zn、As则有10%~75%的可能性产生生物毒害效应,而Cd、Pb和Hg造成的生物毒害效应的可能性较小.ERMQ评价结果表明,阳澄西湖沉积物中重金属造成生物毒害的风险较大,其余湖区发生重金属生物毒害的风险较小.
- 郭西亚高敏张杰张海涛朱金格朱金格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 太湖西岸出入湖河口氮磷消减特征
- 2017年
- 河流水体污染物消减作用是降低其入湖通量的重要方式,为探明太湖河流氮磷污染物消减速率时空变化特征,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原位培养装置,开展了太湖西岸出入湖河口总氮绝对消减速率(TNR_绝)、总氮相对消减速率(TNR_相)、总磷绝对消减速率(TPR_绝)、总磷相对消减速率(TPR_相)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北部和西部河流夏、秋季TNR_绝和TPR_绝高于春、冬季,南部河流则为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夏季西部和西北部河流TNR_绝和TPR_绝高于南部,冬季则相反,春、秋两季空间差异不明显。颗粒态总氮(PTN)浓度及水温是TNR_绝时空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TP浓度是TPR_绝的季节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不同季节TPR_绝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春、夏、秋、冬四季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p H等水体物理性质、TP浓度和SS浓度、SS浓度、TP浓度。TNR_绝和TPR绝及其初始浓度是TNR_相和TPR_相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 郭加汛赵耕毛郭西亚张海涛邓建才
- 关键词:河流水体氮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