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志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3D打印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缺损修复的支架材料,但传统方法不易使其成型形状复杂的个人定制化人工骨植入物,因此,有必要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HAP陶瓷成型。以HAP粉末和光敏树脂为原料,通过粘度测试,制备HAP质量比为30%的混合物,用于光固化面曝光3D打印技术成型陶瓷坯体。根据热重(Thermogravimetric,TG)和差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结果,发现光敏树脂分解的主要温度区间为300℃至500℃,由此确定坯体的烧结工艺参数,包括烧结的温度范围和升温速度,烧制得到的成型件,体积收缩约为65.2%,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其物相组成。实验结果证明,利用光固化面曝光3D打印技术能够成型陶瓷坯体,通过适当的高温处理,可去除原料中的光敏树脂,得到陶瓷制件。
- 刘春春张永志晏恒峰陈继民袁艳萍
- 关键词:3D打印羟基磷灰石陶瓷成型
- 选区激光熔化钴铬合金的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自主开发的选区激光熔化设备以钴铬合金为成型材料,在进行了系统的工艺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对选区激光熔化(SLM)制件成型过程中表面粗糙度演化、微观形貌、致密度以及硬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成型过程中粉层的熔化收缩以及厚度的累积是造成成型质量变差的重要原因;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累积效应,可大大减少成型件内部的孔隙数量从而提高致密度,粉层厚度的降低是减小表面粗糙度累积效应和提高致密度的关键;制件的宏观硬度比显微硬度对制件致密度存在更显著的依赖关系:致密度越大,宏观硬度越大。通过优化工艺制得的工件致密度达到98.04%,宏观硬度为40HRC,符合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标准。
- 赵进炎张永志李东方刘春春刘富荣袁艳萍
- 关键词:光学制造选区激光熔化表面粗糙度致密度
- 选区激光熔化316L不锈钢粉多道搭接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过程中,熔道与单层的成形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形零件的性能。实验探究了熔道的成形特点随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适合成形的熔道类型。在单层实验中,从扫描线长度出发,探究了在搭接过程中熔道间热影响与成形面质量联系。总结了成形熔道高度的分布规律。通过三维轮廓仪观察实验结果并与工艺相对成熟的成形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设备的工艺参数。介绍了一种填充策略,实验验证可以有效提高成形面质量。
- 陈继民窦阳晏恒峰张永志袁艳萍
- 关键词:选区激光熔化多道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