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承刚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电力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2D激光扫描的室内室外环境建模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2D激光扫描的室内室外环境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2D激光扫描仪采集环境场景中扫描站点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S2:利用ICP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配准,获取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S3:对环境场景中各扫...
- 陈辉徐鹏黄晓铭杨剑崔承刚孙锦中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动态网格k邻域搜索的激光点云精简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网格k邻域搜索的激光点云精简方法,该方法首先由点云数据点的k邻域计算点的曲率、点与邻域点法向夹角平均值、点与邻域点的平均距离,然后利用上述三个参数定义特征判别参数和特征阈值,比较大小,对特征点进行提...
- 陈辉黄晓铭冯燕徐鹏崔承刚
- 文献传递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微电网储能调度策略研究被引量:31
- 2019年
- 针对含光伏发电的微电网系统储能调度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微电网储能系统调度策略。为了分析不同场景组合模型对微电网储能调度策略的影响,以住宅用户微电网系统为例,构建了微电网调度问题环境模型。选取两种电价方式和3种场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提取微电网调度时间序列信息特征,以Q值强化学习机制实现微电网储能调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电价方式的场景,强化学习算法都能充分发挥模型的自主性,主动学习环境信息,获得最优调度策略。其中,实时电价方式下"光伏预测量+时间序列信息"的场景组合使微电网获得最大运行收益。与无干扰场景相比,在加入20%光伏发电量的随机干扰场景下,文章所建立的基于强化学习的场景组合模型使微电网获得的运行收益的偏差仅为2.5%。
- 王亚东崔承刚钱申晟杨宁陈辉奚培锋
- 关键词:微电网神经网络控制策略
- 基于深度Q值网络强化学习的微电网储能调度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Q值网络强化学习的微电网储能调度方法及装置,建立微电网模型;根据微电网模型,利用深度Q值网络强化学习算法进行人工智能训练;根据录入的参数特征值,计算得到微电网储能调度的电池运行策略。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深...
- 张江南崔承刚吴坡贺勇赵延平刘海宝唐耀华李冰郝涛
- 文献传递
- 分布式能源站三联供系统优化运行策略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分布式能源站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是保证其优良运行效果的关键。针对某一能源站,结合储能系统,构建了一个优化运行数学模型,使供能机组出力满足各时段负荷需求。在分析供能设备的高效能利用基础上建立了各项约束条件,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能源站的最佳运行策略,从而在满足逐时负荷的情况下,使能源站运行效能最高。
- 钱虹杨明陈丹崔承刚
- 关键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储能
- 基于斜面辐射修正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斜面辐射修正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及装置,利用光谱响应修正、太阳光入射角修正和积灰系数修正三种方法搭建斜面辐射修正模型,并在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斜面辐射修正模型,建立修正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
- 贺勇崔承刚吴坡张江南赵延平刘海宝朱峰梁正玉段松涛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动态网格k邻域搜索的激光点云精简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网格k邻域搜索的激光点云精简方法,该方法首先由点云数据点的k邻域计算点的曲率、点与邻域点法向夹角平均值、点与邻域点的平均距离,然后利用上述三个参数定义特征判别参数和特征阈值,比较大小,对特征点进行提...
- 陈辉黄晓铭冯燕徐鹏崔承刚
- 一种无线蓝牙移动机器人小车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蓝牙移动机器人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该移动机器人小车还包括控制器(3)、驱动模块(2)和蓝牙模块(4),所述的小车本体(1)包括4个驱动车轮,所述的驱动模块(2)分别连接4个驱动车轮,所述的控制器(...
- 陈辉冯燕黄晓铭杨剑荣尔晨崔承刚徐鹏
- 文献传递
- 基于深度Q值网络强化学习的微电网储能调度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Q值网络强化学习的微电网储能调度方法及装置,建立微电网模型;根据微电网模型,利用深度Q值网络强化学习算法进行人工智能训练;根据录入的参数特征值,计算得到微电网储能调度的电池运行策略。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深...
- 张江南崔承刚吴坡贺勇赵延平刘海宝唐耀华李冰郝涛
- 文献传递
- 线性自抗扰控制在火电机组主蒸汽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仿真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大容量火电机组的直流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难度较大问题,研究了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LADRC)对经典串级PID技术在温度控制特性上的提高。首先介绍了大容量火电机组的直流锅炉温度控制特性及其机理模型,然后介绍了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的控制思想与原理,最后利用simulink工具进行模型搭建,对主蒸汽温度控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经典串级PID技术而言,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
- 贺勇刘备崔承刚郭为民王亚东
- 关键词:PID扩张状态观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