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缺血
  • 4篇肾缺血再灌注
  • 4篇肾缺血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损伤
  • 3篇丹红
  • 3篇丹红注射液
  • 3篇肾移植
  • 3篇注射
  • 3篇大鼠移植
  • 2篇异体
  • 2篇异体肾移植
  • 2篇粘附分子
  • 2篇细胞间
  • 2篇细胞间粘附分...
  • 2篇BAX
  • 2篇BCL-2/...
  • 2篇BCL-2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夏康
  • 6篇李家兵
  • 6篇吴小候
  • 4篇吴建伟
  • 2篇何云锋
  • 2篇唐亚雄
  • 1篇吴小侯
  • 1篇罗春丽
  • 1篇何云峰
  • 1篇李家彬
  • 1篇杨超

传媒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操作简便的肾移植模型。方法: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静脉用临时支架管,将供肾的下腔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作端端吻合,供肾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及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建立并改进了大鼠肾移植模型,手术总时间(130±16)min,热缺血时间小于20s,冷缺血时间小于50min,手术成功率90.77%。结论:此模型稳定、可靠,易于掌握。
李家兵吴小候何云锋夏康唐亚雄吴建伟
关键词:肾移植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肾移植模型.共设4个实验组,即假手术组,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丹红注射液预处理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检测术后24h各组大鼠的尿素...
夏康吴小候李家兵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丹红注射液BCL-2BAXBCL-2/BAX
文献传递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原位肾移植模型。共设4个实验组,假手术组,移植缺血再灌注组,丹红注射液预防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检测术后24 h各组大鼠的移植肾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并进行Paller氏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细胞ICAM-1阳性表达增强(P<0.01),Paller氏评分增加(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程度严重,ICAM-1表达量与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移植缺血再灌注组及治疗组比较,丹红预处理组肾小管细胞ICAM-1阳性表达下降(P<0.01),Paller氏评分降低(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程度较轻。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ICAM-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对移植肾的损伤。
夏康李家兵吴建伟吴小候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丹红注射液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肾移植模型。共设4个实验组,即假手术组,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丹红注射液预处理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检测术后24h各组大鼠的尿素氮(Bun)和肌酐(Cr)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采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丹红注射液预处理组与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ax表达显著增强(P<0.01),Bcl-2表达增强(P<0.01),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同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丹红注射液预处理组与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增强(P<0.01),Bax表达明显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显著上升(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上调Bcl-2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对移植肾的保护作用。
夏康吴小候李家兵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丹红注射液BCL-2BAXBCL-2/BAX
外周血CXCL9和CXCR3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肾移植手术前后趋化因子CXCL9及其受体CXCR3 mRNA的动态变化在术后急性排斥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以BN和LEW大鼠作为供体,LEW大鼠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采用ELISA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动态检测大鼠术前后血清CXCL9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肌酐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CXCL9、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及血清肌酐表达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XCL9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5、7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第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酐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5、7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趋化因子CXCL9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的表达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辅助敏感指标。
李家兵何云锋夏康吴小侯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大蒜素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和大蒜素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group,IPC组)、大蒜素预处理组(Allitride preconditioning group,APC组)、大蒜素及缺血预处理(Allitridpreconditi oning and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group,AIPC组)共5组,每组15只。各组均于术后24h采集肾组织及血样标本,用HE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测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含量、TBA法测定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中粘附分子(Interce 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结果:IPC或APC后HE染色坏死较IR组减少,BUN、Cr、MDA含量较IR组下降(P<0.01),SOD活性较IR组升高(P<0.01),肾组织ICAM-1表达较IR组下降(P<0.01)。AIPC处理后各项指标较IPC或APC单一处理有显著区别(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和大蒜素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两种处理因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有协同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实现的。
吴建伟罗春丽李家彬何云峰夏康杨超吴小候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大蒜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种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操作简便的肾移植模型。方法: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静脉用临时支架管,将供肾的下腔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作端端吻合,供肾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及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
李家兵吴小候何运风夏康唐亚雄吴建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