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基于零射程线的变轨方向选择方法
- 2016年
- 一种提高弹道导弹突防性能的思路是使导弹具备中段变轨能力。文中提出一种兼顾突防有效性和弹头落点精度的变轨方向选择方法,将空间三维拦截问题转化到垂直于弹目视线矢量的二维平面内进行分析,结合偏导数计算选择落点偏差最小的弹头变轨方向,引入零射程线概念,避免弹上搜索计算,在保证有效突防前提下降低落点修正对推进剂的需求。该方法能够有效简化制导计算过程,易于工程实现,提升导弹武器总体性能。
- 吕艳李彬周华
- 关键词:突防
- 带落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仿真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某高超声速飞行器末制导段攻角非负及大落角约束要求,提出"BTT180控制方法+具有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组合制导方式。在末制导初始段,采用BTT180控制方式实现飞行器的翻身下压,解决了攻角非负的约束要求;选择具有角速率反馈形式的最优制导律,实现攻击末端大落角的约束要求。对不同初始高度和约束落角以及垂直攻击时不同初始弹道倾角下的飞行轨迹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制导方式使飞行器在命中目标的同时,满足攻角非负及落角约束要求,验证了该制导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黄佩王泽郝颖周华雷建长
-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翻身最优制导律
- 升力式再入弹道拉起段近似解研究
- 2016年
- 针对现有方法在求解升力式再入弹道拉起段时的不足,考虑再入平面动力学模型中的引力项、离心力项的影响,推导了拉起段的速度、高度、航程变化量的近似解。通过与数值仿真校验和现有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近似解在估计精度上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可用于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设计评估与制导算法的设计。
- 卓佳廖馨周华郝颖
- 关键词:近似解
- 一种基于目标机动补偿的协同制导律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多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一种针对机动目标时间可控的协同制导律。该制导律由时间误差反馈与引入目标机动补偿的扩展比例导引(Augmented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Guidance,APNG)结合推导得出,其结构形式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多种目标机动形式数字仿真,验证新型制导律导引多飞行器在期望时间击中机动目标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 周华刘红军王泽廖馨郝颖
- 关键词:协同制导
- 协同制导律在大气层外拦截器末制导中的应用
- 2015年
- 针对大气外多拦截器对目标协同拦截精度要求问题,由于传统的单目标拦截算法不适应对多目标的拦截,所以引入了飞行时间可控的协同制导律。根据拦截器及目标的运动特性,建立了视线坐标下的相对运动方程;根据制导指令形式对协同制导律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期望飞行时间的选取原则;为提高协同制导的制导精度,设计了时间阈值门限;为减小发动机开关频率,根据轨控发动机的推力特性,设计了发动机的开关机规律。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协同制导律导引的弹道相对弯曲,但仍可在期望的时间击中机动目标,为多拦截器对目标拦截精度优化提供了依据。
- 周华王泽张旋夏东坤
- 关键词:拦截器协同制导
- 具有不确定性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反演控制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飞行器存在气动参数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强干扰的问题,研究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控系统设计问题。首先建立考虑干扰的动力学模型,其次给出一种自适应反演控制律的推导过程,该控制律基于反演思想,并在每一步计算中利用自适应调节函数补偿未知干扰,通过Lyapunov理论对系统稳定性进行证明,最后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张旋陈升泽周华
-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不确定性自适应反演
- 机动飞行器三维运动制导误差计算方法研究
- 2015年
- 为实现对机动飞行器制导系统误差高精度的仿真计算,针对基于射面内的常规算法简化过程对滑翔跳跃等弹道轨迹的不适用性,引入三维弹道求差的概念,考虑飞行器横侧向机动所产生的视加速度和姿态角,利用完整的捷联惯组陀螺仪及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和弹道数据激励,对机动飞行器的制导误差进行积分求解,获取了飞行器的纵程与横程偏差。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克服了传统算法有损简化的缺陷,有效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
- 郝颖周华陈升泽
- 关键词:机动飞行器制导误差
- 基于角度约束的弹道仿真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由于传统的制导律是以脱靶量最小作为终端约束,未考虑末端落角的约束。针对制导武器末端落角约束的要求,引入了带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律,通过对多种初始高度及落角约束下的弹道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制导律的可行性。为了提高垂直攻击弹道末端制导精度,提出了增加初始高度、加入重力补偿、增大初始弹道倾角的改进方法。通过对三种改进方法的仿真分析,检验了制导系统提高末端落角精度及减小脱靶量的有效性,并对三种改进方法的应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导弹末制导精度优化提供了依据。
- 周华卓佳王长庆雷建长
- 关键词:落角约束最优制导弹道脱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