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雨晨

作品数:1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源性疾病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食源性疾病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中毒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多模块
  • 1篇学校食物中毒
  • 1篇预防措施
  • 1篇早期肺癌
  • 1篇致病
  • 1篇致病因子
  • 1篇人工智能
  • 1篇外卖

机构

  • 9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宿迁市疾病预...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作者

  • 9篇吴雨晨
  • 6篇戴月
  • 6篇宗雯琦
  • 2篇王福如
  • 2篇朱谦让
  • 2篇甄世祺
  • 1篇陈晓军
  • 1篇孙金芳
  • 1篇顾海
  • 1篇褚遵华
  • 1篇贾华云
  • 1篇孙宏
  • 1篇黄峥
  • 1篇徐酩

传媒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卫生经济研究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0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73起,暴露人数121479人,发病9003例,住院661例,死亡3例。事件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场所,共511起(占75.93%),其次为家庭135起(占20.06%)。2018—2022年餐饮服务场所发生事件数逐年下降,家庭发生事件数升高,不同年份发生场所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3)。主要致病因子为生物性350起(52.01%),其次为化学性和真菌及其毒素,各35起(各占20.06%)。多种因素引起的事件最多,共252起(37.44%),不明原因213起(占31.64%),加工不当72起(10.70%),误食误用55起(8.17%)。结论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呈下降趋势,餐饮服务场所是最主要的暴发场所,不明原因事件较多,今后应采取措施提高查明率。
宗雯琦朱谦让吴雨晨戴月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致病因子
2019年江苏省学校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2019年江苏省学校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汇总2019年江苏省学校食物中毒暴发事件数据,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9年江苏省共接报11起学校食物中毒暴发事件,暴露6,114人,发病227人,死亡0人。9月份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均最多。南京、徐州和连云港3市报告事件数最多,南京市发病人数最多。各年龄段人群均有病例,其中7~19岁发病人数最多。主要集中发生在中学。原因食品来源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食堂。包含加工不当因素引起的事件数最多。动物类肉与肉制品引起的事件数最多。细菌性致病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结论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学校应该加强食品原料采购管理,规范食品加工、存储操作流程,做好食物中毒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减少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发生。
吴雨晨宗雯琦戴月
关键词: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预防措施
江苏省典型地区芦蒿中铅、镉的检测结果分析与污染状况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检测江苏省典型地区芦蒿和土壤中铅、镉的含量,评价其污染状况。方法在南京市、镇江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75份芦蒿,采集40份地产(种植)芦蒿生长所在的土壤,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镉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芦蒿中铅、镉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175份芦蒿中铅、镉的检出率分别为26.3%、100%,超标率分别为9.7%、13.7%;40份土壤中镉的超标率为22.5%。南京市地产(种植)芦蒿污染等级为警戒限,污染水平为尚清洁;镇江市地产(种植)芦蒿污染等级为轻污染,污染水平为开始受污染。南京市市售芦蒿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镇江市市售芦蒿污染等级为警戒限,污染水平为尚清洁。结论江苏省典型地区芦蒿受到重金属铅、镉的污染,其中受到镉污染的威胁更大,可能与土壤中镉的污染有关。南京市居民食用芦蒿较安全;镇江市居民食用市售芦蒿较安全,食用地产(种植)芦蒿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吴雨晨孙金芳孙宏甄世祺戴月
关键词:芦蒿污染状况评价
医防融合的关键问题、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
2024年
我国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相互割裂的问题由来已久,医防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医防融合试点实践中,存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多头管理、紧密型医联体尚未真正形成、医院“重医轻防”理念仍未转变、医防信息不能互联互通等问题。对此,可以借鉴宿迁的经验,从组织管理、医防服务供给、卫生筹资、医防人才与医防信息等方面入手,实现医防融合的机制创新,在此基础上,将医防融合作为常态化制度持续向纵深推进。
顾海李子豪王福如陈新颖陈晓军吴雨晨佘权
关键词:公共卫生体系
人工智能辅助早期肺癌筛查的多模块融合应用
2023年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计算机科学和以组学为代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将AI与临床组学及生物信息组学结合应用能显著提升肺癌早筛的准确性。然而,AI在获取数据的质量、多样性、可解释性以及伦理问题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现从肺癌筛查的意义、AI技术概况及在肺癌筛查中多模块融合应用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有益的信息指导,最终推动精准肺癌早筛的创新。
佘权吴雨晨徐酩王福如
关键词:肺癌肺结节人工智能
2016~2018年江苏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江苏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2016~2018年江苏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监测数据,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6~2018年江苏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共发生27起,发病936人。学校食物中毒发病高峰在9月,其次是5月。致病菌及其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学校应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关注对象,加强基础建设、监管力度和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宣教。以良好生产工艺(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和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环节(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为原则管理学校配餐单位。
宗雯琦吴雨晨戴月
关键词: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分析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年江苏省共发生143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2 657例,无死亡。全年各月均有暴发事件发生,第三季度高发,8月份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占24.47%和21.45%);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3市报告数占总数的67.14%;20~5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占71.96%);发生场所主要在宾馆饭店(占37.06%)、单位食堂和农村宴席(各占18.18%);动物类食品是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占37.06%);细菌性致病因素是暴发事件的主要致病因素(占63.6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结论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和系统建设,提升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
吴雨晨宗雯琦戴月甄世祺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防控措施
江苏省餐饮类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监管建议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2015—2017年江苏省餐饮类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相关监管建议。方法:收集2015—2017年江苏省餐饮类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5—2017年餐饮类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46起,占68.91%,发病4211例,占75.17%。餐饮类暴发事件场所主要集中在宾馆饭店,事件报告数共133起(54.07%),发病人数2146例(50.96%);其次为单位食堂56起(22.76%),发病人数1053例(25.01%)。结论:在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由于餐饮类单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数、暴露人数和发病人数均最多。建议完善对各类餐饮单位卫生巡检制度,加强日常卫生巡检,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
宗雯琦朱谦让吴雨晨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2010—2020年中国内地由外卖送餐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2010—2020年中国内地由外卖送餐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相关监管建议。方法对我国“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0—2020年由外卖送餐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20年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共报告549起由外卖送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9285人,死亡2人。第三季度的暴发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41.53%和44.58%。除致病因子不明以外,微生物性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39.16%和60.26%。除原因食品不明以外,混合食品和多种食品引起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均较多,事件数分别占21.86%和15.12%,发病人数分别占20.58%和13.10%。除不明来源场所以外,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排名前3位的送餐来源场所分别是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快餐店,事件数分别占20.04%、15.66%、15.48%,发病人数分别占35.30%、17.52%、10.57%。除多种因素和不明因素以外,存储不当引起的事件数最多,占8.74%;加工不当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7.74%。结论存储和加工不当导致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是外卖送餐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建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外卖送餐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和管理,建立并确保其严格遵守食品原料、生产、运输、配送等各环节良好卫生操作规范,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吴雨晨韩海红宗雯琦褚遵华黄峥贾华云李宁戴月郭云昌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