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涛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前壁
  • 3篇前壁心肌梗死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急性前壁
  • 3篇急性前壁心肌...
  • 3篇梗死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作者

  • 3篇董新博
  • 3篇方雪花
  • 3篇高德全
  • 3篇贾文芳
  • 3篇刘明涛
  • 1篇李晓涛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QRS波时限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QRS时限与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良乡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13例,收集患者出院时心电图特征,包括是否存在房性期前收缩、是否存在室性期前收缩、心率、QRS间期、QT离散度、ST-T改变以及是否存在碎裂QRS。通过相关性分析QRS时限与患者随访期间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将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作为控制变量,出院时以及随访期间LVEF分别与心电图各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院时QRS波时限与随访期间LVEF呈显著性负相关(r=-0.488,P<0.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QRS波时限与随访期间的LVEF呈负相关。
高德全贾文芳谢亚闯刘明涛董新博方雪花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QRS波时限
碎裂QRS波群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出院时心电图碎裂QRS波群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1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根据病人出院前心电图是否存在碎裂QRS波群,将病人分为碎裂QRS波群组(107例)和非碎裂QRS波群组(106例)。碎裂QRS波定义为标准12导联心电图至少存在对应冠状动脉供血区域2个或2个以上连续导联的QRS波群上存在多种RSR'波型(≥1个R'波,R波的顶部或S波的底部出现顿挫波),伴有或不伴有Q波。结果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9)。经过1年的临床随访,本研究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因病死率在碎裂QRS波群组为7.48%,在非碎裂QRS波群组为0.94%(P=0.019);心源性病死率在碎裂QRS波群组和非碎裂QRS波群组分别为5.61%和0.94%(P=0.098);随访期间两组再发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率对比具有相似的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在两组之间也相似。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中,出院时心电图中存在碎裂QRS波的病人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碎裂QRS波的病人,其中全因病死率在存在碎裂QRS波的病人中明显升高。
高德全贾文芳谢亚闯刘明涛董新博方雪花李晓涛
关键词:碎裂QRS波群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图特征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心电图(ECG)危险特征,并建立心电图风险评分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213例PCI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心电图特征,经Cox分析判断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心电图风险评分模型。结果213例患者中主要临床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例(19.25%),平均随访时间为(12.05±2.52)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室性期前收缩(P=0.004)、ORS间期≥110ms(P=0.002)、QT离散度≥80Iris(P=0.029)及碎裂Qas波(P=0.026)为预测本研究主要临床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的心电图危险特征。根据患者心电图特征评分,将患者分为0~2分组和〉2分组,其中〉2分组患者主要临床终点不良事件发生明显高于0~2分组患者。结论PCI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心电图中室性期前收缩、QRS间期≥110ms、QT离散度≥80ms及碎裂QRS波为预测本研究主要临床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心电图危险特征。本研究所建立的心电图风险评分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高德全贾文芳谢亚闯刘明涛董新博方雪花李晓涛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