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
作品数:
1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叶英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
曾碧涛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赵志刚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理学
主题
1篇
衍生物
1篇
手性
1篇
联苯
1篇
联苯二甲酸
1篇
甲酸
1篇
二甲酸
1篇
分子
1篇
分子裂缝
1篇
分子识别
1篇
氨基
1篇
氨基酸衍生物
1篇
苯二甲酸
机构
1篇
宜宾职业技术...
1篇
西南民族大学
1篇
广东省公安消...
作者
1篇
赵志刚
1篇
曾碧涛
1篇
叶英
1篇
黄志
传媒
1篇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1篇
2009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手性联苯二甲酸分子裂缝对氨基酸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识别
2009年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分子裂缝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黄志
叶英
曾碧涛
赵志刚
关键词:
分子识别
联苯二甲酸
分子裂缝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