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兵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2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冻伤
  • 2篇伤员
  • 2篇护具
  • 2篇复温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胆结石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变化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成像
  • 1篇胰腺
  • 1篇胰腺肿瘤
  • 1篇运输车
  • 1篇条码

机构

  • 4篇解放军205...
  • 2篇解放军第20...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马晓兵
  • 3篇郝光辉
  • 3篇赵晓明
  • 3篇吴罡
  • 3篇李瀛
  • 3篇王远征
  • 2篇詹宏伟
  • 1篇尤富生
  • 1篇邓红
  • 1篇赵世龙
  • 1篇张波
  • 1篇李瀛

传媒

  • 4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谈高值耗材的管理被引量:1
2015年
介绍了高值耗材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规范高值耗材的采购、使用方式,保证患者的参与权,以期能够更加严格透明地管理好高值耗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患纠纷,提高医院声誉。
李瀛马晓兵赵世龙
关键词:高值耗材管理流程条码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为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给予MRCP联合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然后将术前影像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定位定性诊断分析,M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4.7%(61/72),其定位准确率为94.4%(68/72),MRCP联合MRI平扫+增强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均为100%(72/72),与手术结果相一致。(2)良性梗阻以胰头上区及胰头区多见,二者占65.2%(40/48),恶性梗阻以十二指肠乳头区最多占63.4%(17/24)。(3)胆道梗阻扩张程度,良性扩张以轻度为主,恶性扩张以重度为主,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比胆管结石患者,MRCP测量结石大小与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测量肿瘤大小与手术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恶性梗阻性黄疸分为胆管癌、壶腹部癌、胰头癌三组,术前根据MRCP判定根治率分别是25%、80%和50%。术中判定的根治率分别为37.5%、100%和66.67%。(6)24例阻塞性黄疸的术前MRCP评估和术中评估进行配对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P对阻塞性黄疸定位准确率可达10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具有准确、无创、直观显示胰胆管的形态学特点,联合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马晓兵李瀛张彬彬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胰腺肿瘤胆管肿瘤胆结石
批量冻伤伤员医疗运输车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制批量冻伤伤员医疗运输车,以保证批量冻伤伤员尽快安全后送和在后送途中实施有效救治。方法将军用运输车加装医疗处置、保温复温、轻重伤员运输固定和通信联络等装置,改装成具有医疗功能的专用运输车。结果在冬季野外训练中应用证明,该车符合冻伤伤员野外医疗后送和救治需求,安全性能好。结论批量冻伤伤员医疗运输车具有救治空间大、一次运送伤员多、改装成本低等优点,符合批量冻伤伤员快速安全后送和现场救治要求。
赵晓明王远征马晓兵郝光辉吴罡詹宏伟邓红
关键词:运输车改装
护具复温对冻伤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护具复温对冻伤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低温乙醇和水浸泡法制备大鼠的冻伤模型,测定模型大鼠及25、35、45℃护具复温后血流变学和部分免疫细胞因子、血栓戊烷B2(Thromboxane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TXB2显著升高(P<0.01)、大鼠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35℃护具复温组能够明显改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滞度(P<0.05),能够明显降低IL-6、TNF-β、TXB2的含量,提高6-keto-PGF1α的含量(P<0.05)。结论:冻伤大鼠存在血液高凝滞、血栓易形成和免疫应激的状态,通过复温能够改善这些状态,以35℃复温温度最适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免疫功能和TXB2-PGF1α失衡而起作用。
马晓兵李瀛吴罡赵晓明郝光辉张波王远征尤富生
关键词:冻伤动物模型细胞因子
MRI评价慢性肝病肝脏形态学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评价肝脏形态学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法对5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分组(A组:〈30分,B组:30-36分,C组:〉36分,D组为正常对照组)。按疾病分为肝炎组(E)和肝硬化组(F)。在50例患者中选择20例(治疗前为G组,治疗后为H组)进行治疗前后观察。应用MRI平扫观察各分组肝与脾脏的形态学、肝脏各径线及门静脉内径的变化。结果:在肝脏形态学MRI表现上,肝炎组边缘粗糙,肝硬化组肝边缘波浪状、粗糙,肝实质信号分布不均匀。肝右叶横径随分值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左叶矢状径:A与B组(P〈0.05)、A与D组(P〈0.01)有统计学差异;尾叶横径:A、B、C组均〉D组(P〈0.01)。在肝炎组、肝硬化组及正常组比较中,右叶横径:D〉E〉F(P〈0.01);左叶矢状径:D〉E〉F(P〈0.01);尾叶横径:E〉F〉D(P〈0.01);门静脉内径:F〉D〉E(P〈0.05)。治疗前后的比较中发现,肝脏各径线及门静脉内径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肝脏在疾病状态下的形态、大小的改变,对评价慢性肝病的诊断、病情的判断及治疗提供较多的信息。
马晓兵李瀛张彬彬
关键词:慢性肝病磁共振成像
冻伤伤员复温护具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制不同部位的冻伤复温护具应用于寒区部队冬季训练,便于及时有效开展冻伤复温救治,提高冻伤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方法:采用市售毛毯等材料制作冻伤伤员复温护具,应用于头面部、上肢、手、下肢、足部及全身等特定冻伤部位,配置低压直流供电加热膜,采用直流供电加热,或配置化学自发热贴即时加热,以达到战现场冻伤伤员早期复温救治的要求。结果:在实验室及野外环境中进行实际测试,冻伤复温护具能够于30~60 min有效提高内温,能持续稳定提供适宜温度,保持在18~42℃范围,可满足冻伤治疗早期复温的应用要求。结论:冻伤复温护具用于冻伤伤员紧急救治效果明显,转运、后送伤员过程仍可进行持续复温,能够有效提高冻伤救治水平。
吴罡赵晓明马晓兵郝光辉詹宏伟王远征
关键词:冻伤复温护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