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升宇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地震观测
  • 2篇信号
  • 2篇欧亚
  • 2篇欧亚大陆
  • 1篇低频
  • 1篇信号分析
  • 1篇信号识别
  • 1篇震颤
  • 1篇甚低频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顾升宇
  • 2篇蒋骏
  • 2篇张雁滨
  • 2篇郭斌
  • 1篇王朝
  • 1篇徐文杰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欧亚大陆地震观测中甚低频事件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已经发现和研究的新的弱震动信号有震颤Tremor、间歇性震颤与滑移ETS(Episodic Tremor and Slip)、低频地震LFEs(Low-frequency Earthquakes)、甚低频地震V...
顾升宇
关键词:欧亚大陆地震观测
北欧气旋风暴与欧亚大陆的震动
2017年
全球地震台网(GSN)及中国地震台网(CENC)的地震观测数据分析表明:由北大西洋、北冰洋等海域进入北欧的强冷涡气旋(北欧风暴)能引发与其过程相关联的震动,其中由挪威海登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强气旋风暴引发的震动波,几乎可以被整个欧亚大陆的地震仪观测到,该震动主要包含两个信号:一个主频为0.15~0.25 Hz(周期约4~7 s);而另一个是主频为0.08~0.12 Hz(周期8~12 s)的面波信号,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产生机理.不同海域和地区的风暴引发的震动信号存在差异,与气旋运动路径经过的地形地貌特征有关,气旋经过的浅海区域、海水深度、登陆地点的地形以及气旋的结构、观测点相对气旋的分布等因素决定了气旋在运动中激发有独特的震动信号.地震观测可以监测气旋在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助于探索气旋运动过程中与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对气旋的影响.
张雁滨蒋骏郭斌顾升宇
关键词:欧亚大陆地震观测信号分析
大陆地震观测中连续震颤波信号的定位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大陆地震观测中的连续震颤波,根据其信号特征和观测特点,在准确识别震颤波信号、提高信噪比、缩小信号范围等原则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对间歇式震颤的定位方法,对信号的识别、处理及定位方法和技术进行整合、改进,提出对这类信号采用的定位技术和方法流程,并应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震观测中几个由台风引发的连续震颤波信号进行定位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和方法是可行的,其定位结果合理可信。
张雁滨蒋骏郭斌顾升宇徐文杰王朝
关键词:地震观测信号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