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颖鹃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植入
  • 1篇视网膜
  • 1篇兔眼
  • 1篇内障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网膜
  • 1篇相干断层扫描
  • 1篇晶状体
  • 1篇晶状体植入
  • 1篇击伤
  • 1篇光学相干
  • 1篇光学相干断层
  • 1篇光学相干断层...

机构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2篇薛春燕
  • 2篇郑颖鹃
  • 1篇姜少军
  • 1篇陈银
  • 1篇黄振平
  • 1篇陈穗桦
  • 1篇姜忠翠
  • 1篇曹春林
  • 1篇姜涛
  • 1篇吴艳
  • 1篇张慧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兔眼冲击伤后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兔眼冲击波损伤后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的动态观察,探讨眼冲击波损伤后视网膜结构改变及演变过程。方法:用激波管制成兔眼冲击波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点处死动物,摘取全眼球,取视飞纹下方后极部全层眼球壁,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冲击波造成了一系列的视网膜结构改变。首先表现为视网膜视细胞结构损伤,如视细胞的外节出现微丝微管的断裂肿胀和结构紊乱、视盘肿胀和崩解、视细胞核肿胀碎裂;继而出现视网膜水平细胞和节细胞的反应性肿胀,线粒体等膜性细胞器明显肿胀,细胞间骨架破坏;随后视网膜内网状层肿胀,节细胞膜性细胞器明显肿胀,细胞间骨架破坏消失,细胞间结构异常、溶解消失。结论:眼冲击波损伤后视网膜视细胞的早期超微结构改变可能是冲击波的直接致伤效应所致,节细胞的结构紊乱可能是继发性改变,均是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的病理改变基础。
陈穗桦薛春燕姜涛张慧郑颖鹃姜忠翠姜少军
关键词:视网膜超微结构
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后的眼前节结构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的前房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8例(3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行眼前段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前房结构的变化。同时监测手术前后眼压,观察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作用。结果前段OCT扫描显示,手术后角膜前后曲率半径(7.53±0.81)mm、角膜陡峭度K值(44.46±4.64)dpt与术前(7.60±1.19)mm、(43.90±6.93)dp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前房体积、500μm房角开放距离[(3.06±0.25)mm、(138.25±16.33)mm3、(0.62±0.35)mm]与术前[(2.29±0.22)mm、(94.50±27.28)mm3、(0.25±0.12)mm]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00μm小梁网虹膜间隙面积(0.26±0.15)mm2与术前(0.14±0.05)mm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在脱离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稳定于正常范围,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结论前段OCT提供了对眼前节快速、非接触的检查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房角未全部粘连的闭角型青光眼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薛春燕曹春林黄振平陈银吴艳郑颖鹃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