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光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水生
  • 2篇大型水生植物
  • 2篇水生植物
  • 2篇水质
  • 2篇水质净化
  • 2篇水质净化效果
  • 2篇沉水
  • 2篇沉水植物
  • 1篇营养化
  • 1篇真光层
  • 1篇真光层深度
  • 1篇植被
  • 1篇生态修复
  • 1篇湿地
  • 1篇湿地建设
  • 1篇试验区
  • 1篇水生生态
  • 1篇水生态
  • 1篇水生植被
  • 1篇水域

机构

  • 4篇苏州科技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云南省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赵海光
  • 4篇潘继征
  • 3篇范亦农
  • 3篇黄峰
  • 3篇孔德平
  • 2篇谭志卫
  • 2篇陶花
  • 2篇李文朝
  • 2篇李勇
  • 1篇吴晓东
  • 1篇沈耀良
  • 1篇杨发昌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滆湖东岸生态修复试验区的水质净化效果被引量:13
2013年
在滆湖东岸的小庙港湾,构建由沉水、浮叶和挺水植物组成的生态修复试验区,研究其水质净化效果。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跟踪监测敞水区(对照区)和试验区的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区水体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较好,周年平均去除率达24.85%。(2)试验区水体透明度改善较明显,比敞水区提高11.24%。(3)试验区水体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的去除效果明显,两者浓度周年平均值分别比敞水区下降21.90%和22.83%。(4)试验区水体总氮(TN)、氨氮(NH3-N)和高锰酸钾盐指数(CODMn)的周年去除率较低。与敞水区相比,CODMn和NH3-N浓度的周年平均值分别仅下降9.49%和3.52%,TN浓度周年平均值比敞水区增加6.69%。(5)试验区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受季节、水生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吴晓东潘继征李文朝黄峰赵海光
关键词:水生植被水质净化生态修复
抚仙湖大型水生植物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2014年12月和2015年4月对抚仙湖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水生植物22种。大型水生植物在抚仙湖沿岸浅水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岸、南岸、河口以及湖湾。优势种为轮藻类植物、穗状狐尾藻、苦草和篦齿眼子菜;根据优势种及组成特征,可将大型水生植物群落分为10个类型。2015年4月全湖大型水生植物分布区面积约为506.51 hm^2,占湖泊总面积的2.37%;资源现存量约为1.30万t·FW,平均生物量为2999.2 g/m^2·FW。与之前的报道相比,抚仙湖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范围显著增加。
赵海光孔德平范亦农谭志卫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
夏季富营养化滆湖中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及水质净化效果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滆湖原位围隔试验分析了不同单种及混种沉水植物群落随环境变化的生长状况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夏季,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平均值与透明度/水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进一步表明沉水植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强和水深。(2)各植物区(除马来眼子菜区外)的高锰酸盐指数、TN高于空白对照区。(3)对比空白对照区,苦草区、金鱼藻区、金鱼藻-伊乐藻区对NH3-N、TP、叶绿素a的去除率都在25%以上。对比敞水区,金鱼藻-伊乐藻区、苦草-马来眼子菜区、苦草-伊乐藻区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33.5%、20.8%、9.9%;金鱼藻-伊乐藻区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41.4%。(4)TP和叶绿素a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反映了沉水植物可通过对TP的去除有效控制藻类的生长。(5)苦草、金鱼藻-伊乐藻群落、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对水体中NH3-N、TP、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速率(V)都符合V—时间(t)回归方程。(6)在沉水植物群落恢复中可优先考虑金鱼藻-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等有稳定及较高平均去除速率的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形式。
黄峰李勇潘继征陶花赵海光
关键词:沉水植物水质净化
泸沽湖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现状及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2013年7月和2014年4月对泸沽湖湖滨带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水生植物39种。大型水生植物在泸沽湖沿岸浅水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岸、南岸、河口以及湖湾。优势种为波叶海菜花、轮藻类植物、浮叶眼子菜和穗状狐尾藻;根据优势种及组成特征,可将大型水生植物群落分为14个类型。2013年7月全湖大型水生植物分布区面积约为824.47hm^2。若扣除草海部分,其分布面积约为263.26hm^2,资源量约为0.81万t·FW,平均生物量3046.6 g/m^2·FW。2013年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泸沽湖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范围显著减少。
赵海光孔德平范亦农谭志卫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
滆湖大洪港草、藻状态转换的磷阈值被引量:3
2012年
以滆湖水草残存区——大洪港为对象,研究了自然条件下磷对大洪港草、藻状态转换的影响.对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总磷(TP)与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P、总氮(TN)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成分,其中主成分的贡献率及最大分量来源为TP.总磷浓度的变化影响大洪港草/藻型状态的转换,大洪港冬季处于草型状态,春季从草型状态转换为草-藻中间状态,夏秋季一直维持在草-藻中间状态.系统从草型状态向藻型状态转换的湖水总磷阈值为61μg·L-1,从草-藻中间状态向藻型状态转换的总磷阈值为115μg·L-1.可通过采取削减与控制污染源、底泥疏浚、构建沉水植被区等措施来改善湖区生境,使TP浓度降低到61μg·L-1以下,以维持大洪港处于草型状态.
陶花潘继征沈耀良李文朝黄峰赵海光
滆湖水体光学性质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滆湖全湖15个采样点的水体光学参数及相关水质理化因子数据,分析滆湖水体周年光合有效辐射(PAR)衰减特性,以期为滆湖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相关水体光学资料.结果表明,滆湖水体PAR衰减系数(Kd)周年变化范围为1.32~17.42 m-1.秋季Kd相对最小,平均值为2.35 m-1,变化范围为1.32 ~3.70 m-1;夏季Kd相对最大,平均值为6.23 m-1,变化范围为3.68~17.42 m-1.春、秋、冬季,滆湖水体真光层平均深度均满足沉水植物的生长需求,而在夏季滆湖水体真光层平均深度仅为0.84m,小于全湖平均水深(1.20 m),因此夏季PAR是限制沉水植物恢复的因子之一.滆湖水体Kd与透明度(SD)在秋、冬季的关系为:Kd =2.089 +0.705/SD.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是影响滆湖水体Kd的重要因子之一.
何尚卫李勇赵海光潘继征
关键词:沉水植物真光层深度ACTIVERADIATION
抚仙湖北岸万亩湿地建设对近岸水域水生态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背景资料收集、水生态现场调查等方法,进行了抚仙湖北岸万亩湿地建设对近岸水域水生态影响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更好地保护抚仙湖水生态安全,湿地建设应尽量保留原有的优良基质(沙滩砾石滩),构建乔、灌、草共生,阶梯式净化且后期维护简便的偏自然型的深水湖泊湖滨带湿地。
孔德平赵海光杨发昌范亦农
关键词:湿地建设水生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