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浩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阀门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新生代
  • 1篇应急响应
  • 1篇源岩
  • 1篇深冷
  • 1篇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地质意义
  • 1篇输送介质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终端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数据处理与分...
  • 1篇苏门答腊盆地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烃源岩特征
  • 1篇盆地
  • 1篇栖霞组

机构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北方石油...

作者

  • 6篇袁浩
  • 2篇张廷山
  • 2篇张杰
  • 2篇张旭伟
  • 2篇宋科
  • 1篇杨巍
  • 1篇刘勇
  • 1篇尹富平
  • 1篇胡世强

传媒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苏门答腊盆地M区块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对南苏门答腊盆地M区块古近系烃源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区古近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烃源岩显微组分中以镜质体为主,其次为腐泥组+壳质组,惰质体组分含量较少;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为Ⅱ1型、Ⅱ1/Ⅱ2混合型、Ⅱ2型、Ⅲ型干酪根,具有生油、生气双重性质;RO值的分布范围为0.44%~0.71%,平均值为0.62%,有机质处于未成熟—成熟热演化阶段。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其成熟度的影响,研究区内普遍存在"上油下气"的油气藏纵向叠合模式。因此,建议在研究区内实施"浅层找油、深层探气、油气并举"的油气勘探部署方案。
袁浩张廷山王海峰李柱正崔力公
关键词:古近系烃源岩特征
柴西地区物理风化层形成机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2013年
对柴西地区古近纪以来古气候演变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区物理风化层的形成时间和形成机制。在新近纪以来干、冷的极端高原气候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强烈构造运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物理风化层。该区物理风化层段、水层段和油层段在纵向上构成明显的"三段式";物理风化层之下的潜水面存在穿时现象,不能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物理风化层降低了地震信噪比,在钻井工程方面易发生井漏和井壁垮塌。
袁浩王海峰向海洋廖齐明崔力公陈磊
关键词:新生代古气候
一种车载深冷高压储氢瓶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氢气储存与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深冷高压储氢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瓶体结构、管路系统、温控系统和检测控制系统。所述瓶体包括阻气材料与碳纤维复合层、气凝胶与碳纤维复合层、玻璃纤维层和铝箔纸层。所述管路系统包...
张杰袁浩胡世强曾云张旭伟刘勇宋科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分布与成因探讨被引量:9
2010年
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主要以灰—灰黑色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为主,沉积相以深和浅缓坡相为主,局部发育浅水生屑滩体。该区内栖霞组白云岩集中发育于栖霞中上部。通过野外、钻井岩心及镜下观察,结合阴极发光、X衍射、碳氧同位素等分析,认为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主要经历了准同生期的混合水白云化过程,而后由于东吴运动的影响,叠加了成岩作用后期的混合水白云化过程和埋藏白云化作用。
袁浩尹富平杨巍张廷山
关键词:栖霞组白云岩
基于TPM理论的H公司油气设备管维修水平评价分析与改善措施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各行业使用的设备逐渐复杂化,如何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成为了一项时代难题。TPM(全员生产维护)作为一种优良的设备管理技术与手段,已应用在国内外的各行各业。通过它的理念、活动体系...
袁浩
关键词:TPM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实时监测与分析决策系统的智能复合管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实时监测与分析决策系统的智能复合管道,涉及智能复合管道实时监测与分析决策技术领域,包括复合管道本体、实时监测与分析决策系统、智能控制紧急阀门、阀门控制装置;所述实时监测与分析决策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数据...
张杰宋科张旭伟曾云胡特袁浩余纯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