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延钰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示踪
  • 1篇示踪意义
  • 1篇鄱阳湖
  • 1篇粒度
  • 1篇粒度特征
  • 1篇沉积物粒度
  • 1篇沉积物粒度特...
  • 1篇沉积相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金芳
  • 1篇黄俊华
  • 1篇董延钰

传媒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鄱阳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形成演变过程的示踪意义被引量:19
2011年
通过对鄱阳湖大汊湖ZK04钻孔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沉积物粒度特征。结果表明,从湖滨到湖心沉积物粒度呈由砾石→粗砂→细砂→粉砂→黏土等逐渐变细的正旋回,其沉积时代可分为6个阶段:第1阶段(601~530 cm),M、KG、SD、SK都为曲线中最高峰,频率为4峰型,该阶段气候暖湿,彭蠡泽形成;第2阶段(530~380 cm),M、KG、SD、SK在曲线中最小且平稳,频率曲线呈双峰型马鞍状,内部由下至上可分为湖湾相、深湖相、浅湖相;第3阶段(380~168 cm),M、KG、SD、SK都比较大,频率曲线呈双峰型,沉积环境从湖相过渡到三角洲前缘相;第4阶段(168~100 cm):平均粒径较小且稳定,KG,SD,SK都比较大且有波动,频率曲线为4峰或3峰型,彭蠡泽越过湖口;第5阶段(100~70 cm),平均粒径逐渐增大,KG、SD、SK都比较小,频率曲线为双峰型,水下三角洲不断向前推进;第6阶段(70~0 cm),粒径波动频繁,KG、SD、SK在总体较低的水平上有少许波动,气候冷干,人类活动加剧,湖泊面积萎缩。粒度变化及沉积环境演变显示出鄱阳湖在4 500 a以来呈现河湖相交替发展的现象。
董延钰金芳黄俊华
关键词:粒度鄱阳湖沉积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