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启元

作品数:30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暴雨
  • 9篇降水
  • 7篇强降水
  • 6篇大暴雨
  • 5篇雷达
  • 4篇短时强降水
  • 4篇区域性暴雨
  • 4篇暴雨过程
  • 3篇中尺度
  • 3篇切变
  • 3篇环流
  • 3篇回波
  • 2篇低空
  • 2篇地形
  • 2篇对流云
  • 2篇对流云团
  • 2篇云图
  • 2篇云团
  • 2篇水汽
  • 2篇天气雷达

机构

  • 30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铜川市气象局

作者

  • 30篇胡启元
  • 7篇井宇
  • 5篇王楠
  • 5篇陈小婷
  • 4篇侯建忠
  • 4篇李萍云
  • 4篇马晓华
  • 3篇郭大梅
  • 3篇刘勇
  • 2篇屈丽玮
  • 2篇姚静
  • 2篇戴昌明
  • 2篇潘留杰
  • 1篇李明娟
  • 1篇刘瑞芳
  • 1篇赵奎锋
  • 1篇王秀明
  • 1篇卫玮
  • 1篇李明
  • 1篇薛春芳

传媒

  • 11篇陕西气象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高原气象
  • 2篇干旱气象
  • 2篇沙漠与绿洲气...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气象
  • 1篇灾害学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年7月17日一次雷暴大风、短时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卫星红外云图等气象资料,对2011年7月17日14:00 ~ 21:00陕西省一次雷暴大风、短时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受东北冷涡后部冷槽和低值系统影响,底层的暖湿气流、高层的冷平流以及不稳定层结共同作用形成;K指数分布看,陕西大部分地区为24 ~36℃的高能区,表现为不稳定层结特征;陕西延安以南地区的SI指数为-2 ~0℃,陕南东部SI指数<-4℃,与强对流天气对应较好,特别是在负值大值区的下游更是强对流易发区域;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团经过的地方,对应陕西省发生了短时强对流天气;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中心达50 dBz以上,与之同时次的速度图上出现了强的辐合中心.
姚静袁媛胡启元马晓华
关键词:雷暴大风短时暴雨
复杂地形下C波段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算法被引量:5
2021年
C波段雷达定量降水估计(QPE)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雷达标定,(2)非气象回波的干扰,(3)降水物垂直空间变化,(4)地形或地物的严重遮挡,(5)Z-R关系的代表性,(6)雷达拼图的质量,(7)雷达观测回波衰减等。文中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算法基于陕西省C波段天气雷达展开,从雷达探测数据质量控制、地形遮挡、Z-R关系和雷达拼图等方面提高C波段天气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的精度,产生降水类型产品和1 h定量降水估计产品,产品空间分辨率为0.01°×0.01°,时间分辨率为6 min。通过对7次降水过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混合仰角反射率因子处理模块和降水类型分类模块进行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得到的结果与地面雨量站观测降水接近,1 h累计降水量的统计评分指标均方根误差稳定在3 mm以下,相对误差稳定在50%左右,相对偏差保持在−30%以内,雷达定量降水估计产品的离散度和绝对偏差都较低,表明该算法得到的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稳定可靠。
李巧戚友存朱自伟杨毅闵锦忠师春香张哲李东欢王楠胡启元
关键词:天气雷达
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利用常规高低空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FY-2C红外云图,对2011年9月16-18日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500hPa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下,西西伯利亚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持续强劲的东路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为区域性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系统的层结特征与夏季暴雨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即暴雨发生在大气层结稳定的状态下;卫星云图显示,暴雨云系主要以中低云为主,云顶亮温一般最低为-43℃;低层东路的冷空气对暴雨的作用远远超过中空冷空气;低层锋区附近的强水汽辐合是秋季区域性暴雨产生的主要机制。
刘勇徐娟娟李明娟胡启元李萍云
关键词:秋季连阴雨区域性暴雨锋区
“17·7”榆林特大暴雨成因及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利用MICAPS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以及榆林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7年7月25—26日榆林市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短波槽、700hPa低空西南急流和850hPa中尺度切变线是本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700hPa西南急流为特大暴雨的主要水汽输送系统,同时为强降水的维持提供了不稳定能量。雷达反射率演变特征表明该次过程有两个强降水时段,第一阶段为位于榆林北部的带状回波和南部的孤立雷暴单体造成的局地强降水,第二阶段为回波前部不断生成并发展的多个强回波中心给榆林南部带来的大范围短时暴雨。径向速度图上,在第二阶段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表明700hPa存在明显的西南低空急流;过程期间低空急流与强降水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持续出现的中心风速为15 m/s以上的西南急流对短时大暴雨的产生有重要作用,低空急流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强降水强度,急流风速增幅越大,强降水雨强增幅越大。
胡启元李萍云井宇卫玮
关键词:短时大暴雨低空急流雷达回波特征径向速度
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NIFS
王楠赵强井宇胡启元李萍云
陕西地形复杂,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巴山地,雷暴大风、冰雹、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其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域市内涝、雹灾、风灾对陕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由于强对流天气具有历时短、...
关键词: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2016年初冬陕西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西安和安康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预报等资料对2016年11月22日发生在陕西地区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陕西中南部雷暴区位于地面冷锋后350~500 km的区域内,雷暴区3 km以下是深厚的冷垫,同时中低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层,低层是绝对稳定的大气层结,这说明此次雷暴天气为高架雷暴。通过诊断饱和假相当位温、假相当位温、湿位涡和绝对涡度表明不同地区不稳定机制是不同的。西安地区不稳定机制为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安康地区不稳定机制为条件性不稳定。在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域,降雪回波呈现出数个平行带状回波,与0~6 km风切变矢量(西西南风)平行;在条件性不稳定区域,降水回波为小尺度的块状回波。强垂直风切变表明大气斜压性强,中高层暖湿气流增强了大气的湿斜压性,从而使中高层形成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产生倾斜对流;中低层偏南气流输送暖平流和水汽,使得大气较为暖湿,中高层温度平流较弱,大气较干,形成位势不稳定,锋面抬升中低层暖湿大气使其饱和,位势不稳定转化为条件性不稳定,产生垂直对流。不稳定与上升运动及回波高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郭大梅章丽娜王秀明胡启元
关键词:逆温层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基于回波遮挡订正的西安对流天气雷达气候特征分析
2023年
基于2014-2019年4-9月西安多普勒雷达数据,在对因地形或高大建筑所造成的反射率遮挡区域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研究西安地区对流天气的雷达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1)西安雷达在低仰角受到地形和高大建筑的严重遮挡,即在雷达0.5°仰角的西安东部、西南部及西北部方位与1.5°仰角的西安偏南部方位存在因地形因素遮挡造成的大范围反射率缺失现象,和因雷达站周边高大建筑等非地形因素导致的个别方位角上反射率因子缺失现象。本文通过交叉方位角插值法和高仰角反射率因子填补方法对遮挡区域进行修订并形成完整反射率因子数据,然后利用对流回波识别方法识别出对流回波。(2)西安雷达对流回波气候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对流天气发生频次最多;2017年对流天气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强,多发区主要为陕北南部至关中北部及关中南部至秦岭北麓;7-8月为对流天气高峰时段,其中7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频次最多;日变化特征显示14-23时对流天气活动频繁,23时后活动频次迅速减少。
胡启元杜莉丽刘红涛冯典
关键词:雷达
2011年9月陕西关中一次连阴雨中暴雨过程机理分析
2014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对陕西关中2011年9月5—6日的连阴雨中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hPa切变线、陇南低涡、西南急流和地面冷锋为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水汽主要来源于700hPa;影响系统建立先于强对流云团发展3h以上;对流云团沿着700hPa切变线分布区域发展;暴雨时段始终维持强倾斜上升运动;暴雨区落区位于对流云团西侧θse值密集区附近,降水强度随着云顶亮温的降低而增强;700hPa暖湿气流沿850hPa冷垫爬升,冷暖交汇偏北,强降水发生在冷平流区。
胡启元马晓华侯建忠
关键词:区域性暴雨中尺度切变线云顶亮温温度平流
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被引量:3
2019年
陕西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称NIFS短临系统)是一套集实况监测、智能报警、预警发布、人机交互和上下联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预警业务系统。主要面向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一线业务人员,通过与陕西省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SWAN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集约衔接,实现对省、市、县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的及时有效支撑。NIFS短临系统首创性研发了陕西0~2h分钟降水预报、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暴雨客观预警等产品,通过报警信息自动推送、预报指导客观定量、上下在线互动留痕等方式,帮助各级气象台加快改进现有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体系,并为决策部门改进和完善陕西现行短临预报业务制度提供一定帮助。本文介绍NIFS短临系统主要功能及部分关键技术,包括天气实况监测、智能报警、强对流天气预报制作、人机交互订正、预报检验评估、智能管理等系统功能与暴雨预警信号智能报警关键技术,为其他省份气象部门研究开发本地短临业务系统提供参考。
胡启元姚静王楠
关键词:短临预报融合技术
陕西后向传播雷暴统计特征与机理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2012-2016年陕西多普勒雷达产品和观测资料,制定了应用于陕西的后向传播雷暴普查标准,统计分析了5年内48个后向传播雷暴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6-8月为出现雷暴后向传播的主要月份,出现时段集中在14:00-18:00(北京时),地区以陕北和关中北部为主,致灾天气以短时强降水为主;新生回波生命史在1~2 h,中心在10~30 min可发展至最强。按照新回波移动方向变化分为3种类型:沿平流方向前移型、持续向后传播型和稳定少动型,分别选取典型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表明:(1)沿平流方向前移型雷暴发生在高空冷涡与低空切变线形成不稳定环境中,地面辐合线与露点锋相互配合是新生雷暴的触发机制,对流运动沿辐合线和露点锋区与偏东平流反向发展造成雷暴后向传播,强环境风平流与弱垂直风切变导致雷暴新生后随平流前移;(2)持续向后传播型中雷暴传播与阵风锋移动有密切关联,地面冷池前沿阵风锋强迫地面辐合线附近暖湿气团抬升产生新雷暴,阵风锋在移动过程中与地面辐合线相交处即为雷暴传播方向;(3)稳定少动型雷暴发生在高空槽随高度前倾结构中,地面辐合线和显著露点锋区触发生成单体风暴,强垂直风切变加强了风暴维持时间,风暴运动具有向露点锋区西北侧不稳定层结发展的后向传播特征,自身传播与偏东平流运动近似抵消造成稳定少动。
胡启元王楠李萍云乐静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