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铭锋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震源
  • 1篇粘聚力
  • 1篇震源
  • 1篇震源破裂
  • 1篇震源破裂过程
  • 1篇三峡水库
  • 1篇水库
  • 1篇强震
  • 1篇强震记录
  • 1篇消落带
  • 1篇近场
  • 1篇抗拉
  • 1篇抗拉特性
  • 1篇根系
  • 1篇反演
  • 1篇波形反演
  • 1篇草本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王铭锋
  • 1篇鲍玉海
  • 1篇钟荣华
  • 1篇高进长
  • 1篇李峪
  • 1篇贺秀斌
  • 1篇阎丹丹
  • 1篇章文波
  • 1篇郑傲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近场强震记录反演2016年日本熊本县地震震源破裂过程被引量:3
2017年
2016年4月15日16时25分(UTC),日本熊本县发生M_w7.1强烈地震,给当地人员、建筑及经济造成严重灾难和巨大损失.日本地震观测网F-net给出的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地震的震源位置为130.7630°E,32.7545°N,深度12.45 km,节面Ⅰ:走向N131°E、倾角53°、滑动角-7°;节面Ⅱ:走向N226°E、倾角84°、滑动角-142°.与此同时,余震的震中分布及其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主震的震源机制在破裂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了变化,单一的震源机制不足以充分解释观测数据.本文依据GNSS和InSAR地表形变反演结果为约束,并结合活动构造资料为参考,构建了震源机制变化的有限断层模型,采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利用日本强震观测台网K-NET和KiK-net的近场加速度观测记录,通过多时间窗线性波形反演方法反演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研究结果显示,这是一次沿Futagawa-Hinagu断层带发生的右旋走滑破裂事件,发震断层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北段走向N235°E、倾角60°,南段走向N205°E、倾角72°,断层深度范围和余震深度分布基本一致,断层面上滑动主要集中于断层北段,最大滑动量约7.9 m,整个断层的破裂过程持续约18 s,释放地震矩5.47×10^(19)N·m(M_w7.1).
郑傲王铭锋章文波
关键词:震源破裂过程波形反演
三峡水库消落带4种草本根系抗拉特性及根系粘聚力被引量:27
2015年
为明确三峡水库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根系抗拉特性并评价其固土能力,在三峡腹地忠县石宝镇消落带选取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L.f.)R.Br.)、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loides(Michx.)Scribn.)和自然恢复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采用WinRhizo Pro.2009c根系分析系统分析了4种典型草本植物根系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利用拉力测试仪测定了4种草本根系的抗拉力并计算其抗拉强度,用Wu氏模型估算了根系对土壤粘聚力的增强值。结果表明,4种草地的根系大部分都分布在0—5cm土层中,根长密度(RLD)和根面积比(RAR)均沿土壤深度呈幂函数递减分布。4种消落带草本根系的平均抗拉力次序为狗牙根(5.86N)>牛鞭草(5.55N)>扁穗牛鞭草(5.50N)>双穗雀稗(4.14N)。同样,狗牙根(62.26 MPa)平均抗拉强度最大,扁穗牛鞭草(51.29 MPa)和牛鞭草(50.66 MPa)次之,双穗雀稗(48.81 MPa)最小。4种草本根系都可以显著地增加土壤粘聚力,扁穗牛鞭草、牛鞭草、双穗雀稗、狗牙根最大增强值(表层0—5cm)分别为21.09,22.47,19.51,15.40kPa,平均增加黏聚力值分别为4.90,4.69,4.42,3.12kPa。说明4种草本植物的根系均具备较好的固土潜能,其中扁穗牛鞭草和牛鞭草根系的固土能力最强,双穗雀稗次之,狗牙根最弱。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一定依据,并适当的推广到其他水库或湖泊消落带。
钟荣华鲍玉海贺秀斌高进长阎丹丹李峪王铭锋
关键词:消落带三峡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