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项目视角的区域碳达峰影响指数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投资项目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最小单元,项目碳效水平和碳排放量可能对区域碳达峰目标产生影响。围绕项目碳效水平,从行业和区域维度构建碳效评价等级,将项目划分为鼓励发展、允许发展、约束发展和限制发展共4类,作为地区开展项目审批的重要参考,结合地区能耗和碳排放增量空间及强度目标,构建区域碳达峰影响指数。模拟了8个属于不同行业的典型项目,利用碳达峰影响指数评价各项目对不同区域碳达峰目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力引入低碳高效类项目是推动区域碳达峰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
- 张天佑王诚王一黄炜张航吴发彬
- 基于责任-能力双视角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区域分解研究
- 碳排放管理从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过渡是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建立合理的总量目标区域分解模型是核心问题。基于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研究,对全社会的碳排放总量进行全要素分析,建立综合分解指标体系,探索采用责任-能力双视角下的分解模...
- 王诚黄炜魏丹青郭江江
- 关键词:总量控制温室气体清单
- 电力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兼议碳交易与绿证制度被引量:2
- 2017年
-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愈发受到关注,政府部门更多的选择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大户,是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关部门在研究设计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时,电力行业也成为其中的主要对象,未来极有可能对输配电、发电、售电企业的非水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提出强制性要求。同时,电力市场正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电力行业如何在多重背景约束下寻求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优解,是一个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 王诚
-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电力体制改革
- 区域用能预算管理与能效诊断协同机制分析
- 2024年
- 为强化区域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探索区域用能预算管理与能效诊断协同机制应用场景,围绕两者工作目标、核心指标、结果应用等方面,厘清协同关系,提出基于能效的弹性用能预算量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1)两者从目标、范围、指标都是高度一致的,可以相互促进,可以通过将能效诊断的结果应用到用能预算管理中,倒逼企业用能“质”的提升,强化企业用能“量”的管控;2)创新提出的基准能耗的确定方法,引入调节总量的概念,通过能效诊断结果不断优化基准总量和调节总量设置,充分发挥能效指挥棒的作用,更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的用能预算量,推动企业精准靶向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助力能耗双控目标实现。
- 叶津宏卢炜张天佑林朗王诚
- 关键词:能效
- 浙江人口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利用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城镇化率、人均GDP及碳排放强度等因素与碳排放的关系,各因素均对碳排放均起正向驱动作用,即碳排放量随着驱动因素的增长而增加碳排放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都将会带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化。近十年来,浙江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增长显著,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家庭规模呈现小家庭。
- 王诚王一张伟
- 关键词:STIRPAT模型碳排放人口变动能源消费城镇化率经济快速发展
- 浙江省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4年
- 为系统梳理浙江省现有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现状,量化评估虚拟电厂建设资源潜力,科学谋划浙江省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拟通过虚拟电厂技术支撑体系与商业模式,围绕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分类测算虚拟电厂建设资源潜力,并聚焦政策制定、技术标准、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浙江省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研究显示,浙江省需求响应资源超1000万kW,若能全部发挥效用,最大可相当于1.5个白鹤滩电站实现顶峰送电,平衡电力供需作用相当明显。建议尽快建立全省统一虚拟电厂管理机构,加快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机制,加强技术、制度保障,全力打造虚拟电厂“浙江样板”。
- 吴海泽王诚邬梦晓俊叶津宏
- 关键词:需求侧管理
- 当前农产品碳标识实施困境及推广路径探讨
- 2024年
- 实施农产品碳标识能够促进农业领域精准高效降碳,支持农业生态价值实现,创新农业收入模式,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在中国,农产品碳标识的实施探索起步较晚,政府顶层指导不足,有必要加快实施进程。本研究着重分析了农产品碳标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一方面,农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薄弱,核算标准未健全,数据基础单薄,导致核算结果不完整和不一致,可比性也很低。另一方面,农产品碳标识实施驱动力不足,农业生产者认知、能力及动力有限,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不强,相关标准、制度未建立健全,导致核算和认证结果的可信度都有限,资金等要素保障也尚未落实。农产品碳标识应用推广的主要路径包括:①从加快制定核算标准,夯实数据基础,推动标准、数据、结果等的全方面国际互认等,提升碳足迹核算能力;②建立健全碳标识相关制度,包括认证制度及要素支持相关制度;③从开发绿色消费场景、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加大碳标识推广力度。图2表1参45.
- 黄炜黄炜肖相泽林朗王诚
- 关键词:农产品碳足迹
- 探索绿色金融“浙江模式”被引量:1
- 2018年
- 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撑经济跨越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债券和股票发行、保险、排放权交易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入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等五省区设立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衢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湖州市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一规划两方案一体系”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侧重于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升级。湖州市绿色专营机构达到13家,其中湖州银行成为首批中英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金融机构之一,安吉农商行成立了中国小法人银行首家绿色金融事业部,南浔农商行设立了中国首家绿色专营支行。
- 王诚
- 关键词: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
- 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2022年
-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会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同时也将对绿色金融服务创新提出新要求。本文对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面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不同主体,提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相应建议。
- 王闻婷唐玮王诚
- 关键词:绿色金融
- “能耗双控”转“碳双控”背景下的浙江省减煤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以浙江省发电、供热、水泥、钢铁、化工等重点用煤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自下而上”的煤炭消费预测模型,考虑未来各行业发展趋势、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水平提升等关键因素,对不同情景下浙江省煤炭消费量、减煤路径等进行预测与分析。基于分析与讨论,对浙江省发电、供热、水泥、钢铁、化工等行业提出了结构、技术、管理减煤的路径,并形成了调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机制、将发电供热行业作为减煤重点、削减工业行业原料用煤等政策建议。
- 王诚叶津宏张天佑黄炜
- 关键词: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