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蒙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大直径
  • 1篇大直径嵌岩桩
  • 1篇断陷
  • 1篇学成
  • 1篇伊通盆地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模式
  • 1篇载力
  • 1篇嫩叶
  • 1篇盆地
  • 1篇嵌岩
  • 1篇嵌岩桩
  • 1篇周期
  • 1篇桩承载力
  • 1篇桩身
  • 1篇桩身完整性
  • 1篇微结构
  • 1篇莫里青断陷
  • 1篇金属

机构

  • 3篇教育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王蒙
  • 1篇周新硕
  • 1篇陈哲
  • 1篇朱哲明
  • 1篇匡海学
  • 1篇杨炳友
  • 1篇王玉芳
  • 1篇孙希鹏
  • 1篇王知斌
  • 1篇徐晓轩
  • 1篇林小云
  • 1篇王蒙
  • 1篇王斌
  • 1篇黄森鹏
  • 1篇李昊宇
  • 1篇陈哲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工程质量
  • 1篇中药材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矩形金属周期阵列实现局域电场的增强和共振波长的可控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矩形凹槽周期阵列微结构的金属增强基底。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基底表面附近电场的分布进行了理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SPR共振情况下,其凹槽微结构坑口处可得到强局域场,局域电场强度Emax/E0可达20。通过改变结构的周期、凹槽长度l、宽度w以及环境介质,SPR共振峰发生规律性的移动,波长覆盖范围为500~1 000nm。入射光沿x方向偏振的情况下,随着结构x方向周期Px的增加,SPR共振峰明显红移。当入射光波长与Px相当时,观察到凹槽内局域电场突然减小的现象。这是由于满足了波矢匹配条件,传播型SPP被激发导致的。改变凹槽长度l,发现共振波长随l的增加红移,近似呈线性关系。环境介质折射率的增加也会引起共振峰的红移。而凹槽宽度w的增加将导致其蓝移。这种规律性的移动为实现共振波长的调控提供了途径。受Jain研究报道的启发,矩形凹槽结构可以等效为两对偶极耦合模型的组合,从而解释SPR共振峰随结构参数变化而发生的移动。
王蒙王斌付苏阳孙希鹏黄森鹏郭廷珂李昊宇徐晓轩王玉芳
关键词:局域场增强
浅谈大直径嵌岩桩的检测
2018年
大直径嵌岩桩的桩身质量、桩身完整性和桩承载力有着不同的概念和特点,桩身完整性和桩承载力的检测是工程桩质量验收中的两项主控项目。论文对其作用机理、抽检数量、检测方法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大直径嵌岩桩检测在广安地区实际应用给出了建议。
郎林陈军朱哲明王蒙杨友山
关键词:大直径嵌岩桩桩身完整性桩承载力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2
2015年
莫里青断陷为伊通盆地最南端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古近纪以来经历了张扭、热沉降、压扭和挤压构造演化阶段。通过对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特征及分布的分析,厘清了高凝油、天然气的来源,分析了油气的输导体系和成藏过程,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油气勘探。双一段高凝油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东西斜坡带,其成因与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和环境有关,分布与有机质低成熟及运移特征有一定关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南高部位,具有低熟特征。双一段油气主要来源于双阳组,凹陷斜坡带的扇三角洲、湖底扇砂岩体、断层及不整合面为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凹陷的远端则可能由于运移动力的不足或者输导体系不连通而难以到达。烃源岩分布、砂体展布、断层发育和不整合面结构分布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伊6区块晚期基底拱张,低熟气以断层和低渗储层为通道于高部位聚集成藏。
林小云宋阳林赵清平王蒙王蒙陈哲
关键词:高凝油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莫里青断陷
刺五加嫩叶中黄酮和酚酸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刺五加嫩叶中的黄酮和酚酸类成分。方法: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ODS、硅胶、半制备型HPLC等分离纯化方法,利用UV、MS及NMR等波谱检测技术确定结构。结果:从刺五加嫩叶醇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3个化合物,包括5个黄酮及8个酚酸类,分别鉴定为:芦丁(1)、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2)、kaempferol-3-O-β-glucopyranosyl-(1→2)-[α-rham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3)、kaempferol-3-O-xylopyranosyl-(1→2)-rhamnopyranosyl-(1→6)-glucopyranoside(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6)、3,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7)、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8)、1,5-O-二咖啡酰基奎尼酸(9)、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0)、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1)、2-新橙皮糖基-2,6-二羟基苯甲酸苯甲酯(12)、绿原酸(13)。结论:其中,化合物2~5、7、8、12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分离得到。
胡建平王知斌孙延平王蒙杨炳友匡海学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酚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