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梅毒
  • 2篇艾滋病
  • 1篇行为者
  • 1篇性行为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随访
  • 1篇缺陷病
  • 1篇梅毒感染
  • 1篇美沙酮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免疫印迹试验
  • 1篇男男性行为
  • 1篇男男性行为者
  • 1篇抗体

机构

  • 4篇镇江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作者

  • 4篇刘晓霞
  • 4篇王婷
  • 4篇沈俐
  • 3篇杨静
  • 3篇吴霄
  • 2篇薛渊
  • 1篇傅更锋
  • 1篇茅凌翔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镇江市2012年男男性行为者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镇江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哨点监测、重点人群筛查和专题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收集男男性行为者(MSM)性传播疾病报告资料。结果2012年全市共筛查MSM426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4人,检出率为5.63%(95%CI:3.44%~7.82%)。在此类群体中其他通过性传播疾病,HBV检出阳性率为8.92%(95%CI:6.21%-11.63%),梅毒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24.18%(95%cI:20.11%-28.25%),HCV阳性率仅为0.23%(95%CI:0.22%~0.68%)。结论镇江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MSM性传播疾病检出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大对此类群体的监测、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四免一关怀”的力度。
沈俐茅凌翔刘晓霞王婷吴霄杨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HIVHBVHCV梅毒
镇江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阿片类吸毒人群HIV、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为美沙酮维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镇江市2013年-2015年美沙酮门诊送检的400例样本进行HIV、HCV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3年79例样本中HCV感染率为87.34%、梅毒感染率为12.66%;2014年221例样本中HCV感染率为84.16%、梅毒感染率为11.76%;2015年100例样本中HCV感染率为80.00%、梅毒感染率为20.00%;400例样本中未检测出HIV抗体阳性。结论镇江市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的吸毒人员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HCV抗体感染逐年减少,梅毒感染有所增加。应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HCV和梅毒的发病率。
王婷沈俐刘晓霞杨静吴霄
关键词:美沙酮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
镇江市2012年-2015年HIV抗体不确定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免疫印迹试验(WB)"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特征及跟踪监测结果,为尽早明确个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本市2012年-2015年共16例HIV抗体不确定者,分析人群分布特点、ELISA吸光度与临界值(S/CO)的比值分布特点、不确定结果带型分布特点、受检者随访复检情况及最终抗体转归情况。结果本市16例样本主要来源于医院就诊患者,占56.25%,其次为男男性行为者(25.00%)及无偿献血者(18.75%)。带型分布以gp160/p24为主,占75.00%。经随访,1例判定为阴性,11例抗体阳转,共4例失访。结论在WB不确定结果中如同时出现gp160/p24,且经流行病学调查存在HIV感染高危因素,应高度怀疑HIV感染,需加强随访,并尽快开展辅助诊断。
沈俐刘晓霞傅更锋薛渊王婷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免疫印迹试验随访
2012年-2016年镇江市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50岁以上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市2012年-2016年50岁以上人群HIV/AIDS病例疫情报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镇江市2012年-2016年老年人HIV/AIDS病例共201例,其中男女性别比为4.43∶1;平均年龄(58.90±7.2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45.27%;82.09%已婚有配偶;66.66%由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结论镇江市老年人HIV/AIDS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医疗机构是该类人群的主要发现机构,需针对流行特点,采取科学防控措施,控制老年人群艾滋病疫情。
沈俐薛渊刘晓霞王婷杨静吴霄
关键词:老年人艾滋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