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明秀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刺
  • 2篇疗效
  • 1篇凋亡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PDT...
  • 1篇增殖
  • 1篇针刺深度
  • 1篇针刺足三里
  • 1篇针刺足三里穴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改善
  • 1篇治疗冠心病
  • 1篇治疗冠心病心...

机构

  • 6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6篇焦明秀
  • 4篇王丰
  • 4篇李晓陵
  • 2篇张帆
  • 2篇刘晓慧
  • 1篇王珑
  • 1篇胡敏
  • 1篇仲丽丽
  • 1篇刘丽
  • 1篇张庆江
  • 1篇肇悦
  • 1篇曲冰
  • 1篇李艳
  • 1篇王伟华
  • 1篇陶石
  • 1篇曹丹娜
  • 1篇李昂
  • 1篇张贺
  • 1篇梁军
  • 1篇徐珊琦

传媒

  • 2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疗效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观察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飞扬穴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探讨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机制。方法应用3.0T TX磁共振扫描仪,收集针刺1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飞扬穴Bold信号数据,使用SPM12软件对收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飞扬穴引起正激活脑区为双侧颞上回、小脑,左侧顶叶、中央后回,右侧丘脑、岛叶、额下回、中脑、额中回;负激活脑区为左侧边缘叶、前扣带回、中脑、梭状回、中央后回,右侧杏仁核、海马回、额叶、小脑后叶、枕叶。结论针刺飞扬穴引起的激活脑区情况与其临床主治有一定相关性;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中脑、海马回、杏仁核及扣带回等多个脑区神经元活动有关。
李晓陵张帆焦明秀李昂王丰梁军张贺王珑
关键词:针刺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磁共振成像
针刺足三里穴脑fMRI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穴,具有健脾和胃、舒经活络、强身保健作用,通过整理、阅读和分析应用脑fMRI技术研究针刺足三里穴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经验,提出展望。方法:运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以"针刺and足三里and fMRI"或"针刺and足三里and功能磁共振"为检索词开始检索,筛选出所需文章,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通过两种数据库检索分别得到85、33篇相关文献。大量文献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够引起脑内相关区域多处激活,主要包括额叶、颞叶、中央后回及扣带回、岛叶、下丘脑、海马回等边缘系统。结论:脑fMRI研究针刺足三里穴主要集中在激活脑区的分布、针刺作用机理、针刺后效应等方面;大量实验结果证实针刺足三里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复杂协调的功能网络达到治疗效果;针刺足三里穴在改善认知功能、镇痛、调节胃肠道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晓陵杨晶晶张帆李艳刘晓慧仲丽丽王丰焦明秀
关键词:针刺足三里FMRI
双心模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双心模式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肾阴虚证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有焦虑症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扩冠),治疗组加服乌灵胶囊,用药12周后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疗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和焦虑症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模式能够通过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症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张庆江王伟华徐琰肇悦焦明秀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乌灵胶囊
应用CT成像测量风池穴安全进针深度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采用CT成像精确解剖定位测量风池穴针刺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将23例成年自愿者按罗氏指数标准分为瘦人组10例、适中人组8例和胖人组5例。应用CT扫描技术测量风池穴的针刺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结果:瘦人组、适中人组和胖人组风池穴针刺危险深度分别为(45.96±4.65)mm、(48.42±3.87)mm、(51.36±5.21)mm;3组安全针刺深度分别为(33.39±3.43)mm、(36.75±2.98)mm、(39.03±4.16)mm。3组不同体型受试者测得的针刺危险深度、安全深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体型受试者针刺的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不同。
刘丽王丰李晓陵关昕曲冰焦明秀
关键词:CT风池穴针刺深度
针刺京骨穴治疗背肌筋膜炎症状改善的脑fMRI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京骨穴及非穴引起脑激活区的分布情况,探讨针刺京骨穴治疗背肌筋膜炎症状改善的机制以及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双源磁共振扫描仪,采集17例健康被试者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京骨穴及非穴时fMRI数据,利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12)软件包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京骨穴引起正激活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后叶、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前回(Ba4)、额叶运动前区;负激活脑区包括:左侧边缘叶、梭状回(Ba37)、尾状核,右侧额内侧叶、边缘叶、前扣带回(Ba32)。针刺京骨穴非穴引起的正激活脑区包括:左侧岛叶、垂体、中央后回(Ba40)、额叶、边缘叶、扣带回(Ba26),右侧颞上回(Ba38)、额叶、顶叶;负激活脑区包括:左侧颞上回、顶叶(Ba32),右侧枕中回。结论:与非穴比较针刺京骨穴激活脑区具有相对特异性,激活的功能脑区可能与背肌筋膜炎症状的缓解和改善相关,符合腧穴远治作用的中医学理论。
王丰赵旭蔡丽娜曹丹娜李晓陵张坤宇刘晓慧焦明秀姜海洋
关键词:针刺非穴脑激活区
NF-κB抑制剂PDTC对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DTC)对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用PDTC 0、25、50、100μmol/L处理HL-60细胞24、48、72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化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8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25、50、100μmol/L PDTC处理HL-60细胞24、48、72 h后,同一时间点下随着PDTC浓度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r=0.924,P<0.01),在同一PDTC浓度下,随着时间推移,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r=0.952,P<0.01)。在25、50、100μmol/L PDTC处理HL-60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PDTC能显著提高HL-60细胞凋亡率,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1);PDTC能显著下调HL-60细胞BCL-2,cyclinD1、p-NF-κB p65表达(P<0.05),上调BAX、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8表达(P<0.01);50、100μmol/L PDTC能显著下调HL-60细胞p-NF-κB抑制蛋白(p-IκBα)表达(P<0.01)。结论:PDTC能显著抑制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陶石徐珊琦焦明秀陈瑜符才波胡敏
关键词:核因子ΚB增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