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4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汁淀粉酶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患者胆汁淀粉酶值的变化,探讨ABP时胰胆返流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我院109例ABP患者临床资料,对ERCP术中胆管胆汁淀粉酶值(α值)、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β值)以及同时期1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中胆管胆汁淀粉酶值(α值)进行前瞻性分析。按ERCP治疗时总胆红素值将ABP组患者细分为黄疸组(64例,总胆红素≥34.2μmol/L)和非黄疸组(45例,总胆红素<34.2μmol/L)。按ABP发作至ERCP治疗时间将ABP组细分为72 h内组(61例)和72 h后组(48例);72 h内组又按ABP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29例)和重型组(32例)。结果胆总管结石组与ABP组的α值存在统计学差异(U=4659.5;P<0.001);但黄疸组和非黄疸组(P=0.431)、72 h内组与72 h后组(P=0.475)、72 h内轻型组与重型组(P=0.823)各组间的α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72 h内组和72 h后组,72 h内轻型和重型组的α值显著高于β值(P<0.05)。结论ABP患者存在明显且持续(超过72 h)的胰胆返流,可能与胰腺高分泌导致的胰管高压,以及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有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无关。而早期的内镜治疗有利解除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缓解胰管高压。
- 吴国栋张丰深孙海邓小明李志强陈焱
-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汁
- 术后3h血清淀粉酶检测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估ERCP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对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我院328例连续行ERCP的患者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值,并统计PEP的发生情况。将是否发生PEP作为状态变量,两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作为检验变量,采用SPSS13.0系统作ROC曲线,分析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对PEP的预测价值。结果 328例患者中诊断PEP共17例(5.18%)。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200 U/L共194例(59.15%),其中PEP 2例(1.03%);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200 U/L共134例(40.85%),其中PEP 15例(11.1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9.731;P<0.001)。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诊断准确度良好,最佳Cut-off值为280 U/L,灵敏度82.4%,特异度74.3%,阳性预测值14.7%,阴性预测值98.7%,准确度74.4%,Youden指数56.4%。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600 U/L共284例(86.59%),其中PEP 1例(0.35%);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600 U/L共44例(13.41%),其中PEP 16例(36.3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93.341;P<0.001)。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77,诊断价值高,最佳Cut-off值为534.5 U/L,灵敏度100%,特异度89.1%,阳性预测值33.3%,阴性预测值100%,准确度89.6%,Youden指数89.1%。结论 ERCP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对PEP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特别是有很好的阴性预测价值;当术后3 h血清淀粉酶值>200 U/L并且有胰管插管时,需高度警惕PEP的发生。
- 孙海吴国栋张丰深邓小明李志强杨星
- 关键词:胰腺炎血清淀粉酶
- 加强型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估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病灶直径≥5.0 cm的11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行常规射频消融术组(A组,n=54)和行加强型射频消融术组(B组,n=64),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灶完全毁损率、住院时间和随访结果(瘤体缩小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术后A组出现并发症14例(25.93%),B组14例(21.88%),A组与B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A组中病灶完全毁损41例(75.93%),B组58例(90.6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随访结果,A组平均瘤体缩小率为66.95%,B组为83.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血管瘤局部复发17例(14.41%),其中A组局部复发12例(22.22%),B组5例(7.8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可提高病灶毁损率并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是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较好的选择。
- 吴国栋陈许波孙海陈焱张丰深李志强杨星马宽生
- 关键词:肝血管瘤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