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峰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衰竭
  • 1篇脾脏
  • 1篇脾脏肿大
  • 1篇肿大
  • 1篇慢加急性肝衰...
  • 1篇急性肝
  • 1篇急性肝衰
  • 1篇急性肝衰竭
  • 1篇肝衰
  • 1篇肝衰竭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 1篇病毒
  • 1篇病人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303...

作者

  • 1篇覃国琦
  • 1篇何雅静
  • 1篇罗文凡
  • 1篇张琪
  • 1篇陈金军
  • 1篇王程
  • 1篇张明霞
  • 1篇李峰

传媒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脾脏肿大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脾脏肿大慢性肝病患者发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后的临床特点和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例,描述和分析脾脏肿大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149例病人,4周死亡率48.3%。与无脾脏肿大者相比,脾脏肿大的病人外周血小板计数(G/L)降低(78 vs 113,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N)水平低(1.98 vs4.73,P=0.005),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率低(2.03 vs 2.33,P=0.010),肝性脑病总体发生率接近(39.8%vs 38.8%,P=1.000),但脾脏肿大者多为1~2级肝性脑病(P〈0.001)。脾脏肿大者4周死亡率低(P=0.034),但90 d死亡率接近。脾脏肿大是4周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RR=1.939,P=0.038),其他与4周死亡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RR=1.791,P=0.049)、肝性脑病(RR=1.806,P=0.001)、血清肌酐水平(RR=1.457,P=0.004)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率(RR=1.205,P=0.018)。新模型的预测价值优于终末期肝病模型(曲线下面积0.860 vs 0.792,P=0.017)。结论脾脏肿大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具有相对独特的临床特征。
张明霞覃国琦李峰张琪何钦俊何雅静罗文凡王程陈金军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脾脏肿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