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薇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剂师
  • 1篇用药
  • 1篇用药处方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透皮
  • 1篇体外透皮吸收
  • 1篇透皮
  • 1篇透皮吸收
  • 1篇蟾蜍
  • 1篇蟾蜍毒素
  • 1篇微乳
  • 1篇伪三元相图
  • 1篇门诊
  • 1篇经皮给药
  • 1篇给药
  • 1篇合理用药
  • 1篇黑色素
  • 1篇黑色素瘤
  • 1篇干预
  • 1篇不合理用药

机构

  • 2篇江苏省中医药...

作者

  • 2篇戴薇
  • 1篇范永春
  • 1篇李步阳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浅析门诊药剂师对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干预
2016年
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药剂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药剂师对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干预使的临床用药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各类不合理药物使用情况的病人数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获得明显限制,与干预前对比,差别有着统计学上的意义( P < 0.05)。本文分析了门诊药剂师对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干预,以推动临床上的合理用药。门诊药剂师对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干预,能够有效规范临床医生的用药行为,降低门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戴薇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干预
蟾蜍毒素微乳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考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制备蟾蜍毒素微乳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给药特性。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筛选蟾蜍毒素微乳处方,考察蟾蜍毒素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稳定性,通过透皮扩散仪考察蟾蜍毒素微乳的体外透皮过程。采用RP-HPLC测定蟾蜍毒素含量,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10μL。结果:优选的微乳处方为辛酸癸酸三甘油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水(10.47%∶33.69%∶11.23%∶44.61%),载药量(1.36±0.12)%。制得的蟾蜍毒素微乳外观圆整,平均粒径(31.33±5.362)nm,多分散指数(0.103±0.025),Zeta电位-(30.85±3.25)mV。蟾蜍毒素微乳12 h的累积渗透量1 339.32μg·cm-2,皮肤滞留量1 895.36μg,分别是蟾蜍毒素水溶液的3.96,4.89倍。结论:蟾蜍毒素微乳稳定性较好,可显著促进蟾蜍毒素的透皮吸收。
范永春戴薇李步阳
关键词:蟾蜍毒素微乳经皮给药黑色素瘤伪三元相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