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纪元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表面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水基淬火介质
  • 1篇显微组织
  • 1篇轮毂
  • 1篇轿车
  • 1篇开裂倾向
  • 1篇淬火
  • 1篇淬火介质

机构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张庆茂
  • 2篇郑成菊
  • 2篇刘喜明
  • 2篇张纪元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材料科技...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基淬火介质冷却特性对材料淬火显微组织及开裂倾向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提出将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与材料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相结合,来选择材料的淬火介质,获得合适的显微组织并控制材料淬火过程中的变形、开裂倾向。实验证明了水基淬火液的冷却特性的可调性。指出同一材料在相同的奥氏体化条件下采用不同冷却特性的淬火介质淬火时,材料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形态、物相构成的差别及其对开裂倾向的影响。将材料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与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直接关联起来.为研制新型水基淬火介质提供了新的试验方法。
刘喜明张庆茂张纪元郑成菊
关键词:淬火介质显微组织开裂倾向
轿车后轮毂轴早期疲劳断裂的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等检测方法,比较研究了国产轿车后轮毂轴与德国产轿车后轮毂轴的材料的显微组织与疲劳寿命,同时对材料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了国产轿车后轮毂轴的早期疲劳失效的原因,试验结果证明在材料当中存在大量的冶金缺陷,在缺陷处检测出大量的Mo、Cr、Ca、Cl、O、Na和K等,且为疏松状“孔洞”,基体材料中不含Mo元素,说明没有达到合金化的目的。这些“孔洞”的存在是疲劳裂纹过早产生的根本原因。试验结果为国产轿车后轮毂轴的材料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刘喜明张庆茂郑成菊张纪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