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甜甜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高糖
  • 1篇凋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血性
  • 1篇药动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监测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依达拉奉
  • 1篇增殖
  • 1篇治疗药
  • 1篇治疗药物
  • 1篇治疗药物监测
  • 1篇浓溶液
  • 1篇平滑肌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军械工程学院

作者

  • 4篇张甜甜
  • 2篇赵占胜
  • 2篇张志清
  • 1篇张力辉
  • 1篇周红
  • 1篇苏胜偶
  • 1篇霍颖浩
  • 1篇王婷
  • 1篇王绵
  • 1篇宋宁
  • 1篇邓永贵
  • 1篇吴瑕
  • 1篇冯朝彩
  • 1篇赵赛
  • 1篇王婷
  • 1篇李丹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IRT1及NADPH氧化酶-p47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高葡萄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沉默信息调节子(SIRT1)抑制细胞内NADPH氧化酶-p47蛋白生成通路的作用。方法: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A7...
赵占胜吴艳宁王婷张甜甜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入组63例,试验组入组75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3%(64例/75例)和65.07%(41例/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HISS评分差值分别为(2.11±1.01)和(0.99±0.68)分,mRS评分差值分别为(0.96±0.57)和(0.63±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和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李文利张甜甜郑天伦霍颖浩张志清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波动性高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葡萄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持续高糖和波动性高糖分别孵育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Western bloting检测胞浆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5 mmol/L和25mmol/L交替)培养较持续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培养可明显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促进其由G0/G1期向S期转变,上调Bcl-2/Bax比值。结论波动性高葡萄糖可能通过干预细胞周期及对凋亡蛋白的调控,进一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因而较持续性高葡萄糖更能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冯朝彩赵占胜李丹王绵邓永贵周红赵赛张甜甜王婷张力辉苏胜偶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比阿培南药动学/药效学和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比阿培南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败血症、肺炎、肺脓肿、慢性呼吸道病变继发感染、复杂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疾病。本文对比阿培南药动学、药效学和治疗药物监测(TDM)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该药的药动学参数在健康受试者中无明显差异,多次给药无蓄积,但在重症患者以及肾功能异常患者中的药动学参数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常规治疗方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药效学方面,可通过增加给药频次、延长滴注时间来提高该药靶目标值的达标率;对于终末期肾病无尿患者的给药,可以延长间隔时间以避免药物蓄积;但对于重症感染患者,每日1.2 g的剂量仍不能很好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这限制了其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建议在重症或肾功能异常患者中对该药实施TDM并结合药动学模型探索最佳的给药方案,以保证该药游离血药浓度保持在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fT>MIC)在有效范围内,使该药在重症或肾功能异常患者中发挥更大疗效;对于无法进行TDM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增加给药频次和延长滴注时间来使该药疗效最大化;针对耐药率较高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黏质沙雷菌引起的感染,可联合或者更换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陶兴隆张宇武玺坤马晓松张甜甜吴瑕董维冲宋宁张志清
关键词:比阿培南药动学药效学治疗药物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