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瑾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京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地闪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材料
  • 1篇电化学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率
  • 1篇修饰
  • 1篇一维纳米
  • 1篇一维纳米结构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原位合成
  • 1篇远程
  • 1篇运动员
  • 1篇植入

机构

  • 5篇西京学院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5篇张瑾
  • 2篇赵冲
  • 2篇王宁
  • 1篇王兴
  • 1篇孔新刚
  • 1篇赵婧
  • 1篇赵田

传媒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科技风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闪回击电场波形参数分析及类型自动识别程序设计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正负地闪准确区分识别技术手段较难的缺陷,对闪电电场的波形进行了分析,对地闪回击波形的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并研究闪电放电类型的自动识别。利用时间分辨率为50 ns的快天线电场变化和126 MHz甚高频(VHF)辐射资料,对雷暴过程中闪电的波形进行时域特征分析。通过对闪电电场波形数据的分析,给出了识别地闪回击的依据,设定回击的上升时间在1~20μs之间,下降时间在2.5~500μs之间,编写程序实现回击的自动识别,并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自动识别程序对负地闪回击的识别效率可达95%,实现了较为有效的自动识别,对于雷电探测和雷电防护工作来说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赵冲王宁张瑾
关键词:地闪波形特征自动识别
运动员远程心率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2017年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很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关注的是远程医疗监护领域,以单片无线收发一体芯片n RF905和AT89S52单片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针对运动员的远程心率数据传输系统。笔者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接下来分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可以有效的实现预期功能。
赵田张瑾
关键词:数据传输系统
H2O2修饰层状钛酸的离子交换性能
2020年
采用H2O2溶液处理层状钛酸H1.07Ti1.73O4·H2O(HTO),对其实现H2O2插层改性。H2O2分子进入到层状钛酸的TiO6八面体层间,并与层中Ti^4+形成过氧钛配位键,提高了TiO6层负电荷密度。利用XRD、SEM、TEM、XRF、FT-IR等测试手段对离子交换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2O2修饰后的HTO相对于HTO,其离子交换效率和离子交换容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主要原因是H2O2的引入使TiO6八面体层的负电荷增多。
张瑾周雯丽王兴孔新刚
关键词:H2O2插层离子交换
可植入式医疗设备电池材料钒酸银的合成和性能
2018年
以一维K_2V_6O_(16)·1.5H_2O为前驱体模板,在室温进行原位反应制备一维α-AgVO_3纳米结构,经低温热处理后得到了一维β-AgVO_3纳米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表征了α-AgVO_3和β-AgVO_3样品,讨论了由前驱体到产物的生成机制。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β-AgVO_3样品具有比β-AgVO_3样品更高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更小的电荷转移和锂离子迁移电阻,其原因是两者的晶体结构不同。
张瑾王宁赵冲李佳星张天驰
关键词:功能材料一维纳米结构原位合成电化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疾病相关性分析中的编码问题研究
2016年
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具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遗传稳定性等特点,其是疾病-基因相关性以及药物设计等研究的基础所在。这类研究多采用基于计算的方法,因此如何对SNP进行适当的编码进而提升算法的性能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然而目前专门针对SNP编码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常用SNP表示方式的基础上,根据疾病易感性研究的特点,并结合SNP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几种新的编码方法。大量实验表明,编码方式对疾病易感性分析算法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分布信息的编码方法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即其能更好地对SNP序列进行描述,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生物序列所携带的丰富信息,更适合于疾病易感性研究。
赵婧魏彬张瑾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疾病易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