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炯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盆地
  • 1篇地热流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热导率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差分正演
  • 1篇正演
  • 1篇三维正演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热储
  • 1篇热储层
  • 1篇热流
  • 1篇阻抗相位
  • 1篇交错网格
  • 1篇关中盆地
  • 1篇二连盆地
  • 1篇反演
  • 1篇凹陷
  • 1篇白音查干凹陷
  • 1篇饱水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密歇根大学
  • 1篇贵州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张炯
  • 2篇黄少鹏
  • 1篇王绪本
  • 1篇左银辉
  • 1篇唐晓音
  • 1篇阮帅
  • 1篇周勇水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关中盆地沣西地区地热对井采灌开发模式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9年
热储回灌是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避免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地热开发之前科学合理的规划采灌井井位布局,有利于延长地热井的使用年限。关中盆地是新生代拉张性断陷盆地,地热资源开采利用历史悠久。沣西地区位于关中盆地腹地,地下5000m深度范围内有5个含水热储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下更新统三门组(600~960m)、新近系上新统张家坡组(960~1920m)、新近系上新统蓝田-灞河组(1920~2900m)、新近系中新统高陵群(2900~3800m)和古近系渐新统白鹿塬组(3800~5000m)。本文依据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FEFLOW对目前开采最多的蓝田-灞河组热储层在不同对井采灌开发模式下同层采灌时渗流场及温度场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以30年为系统设计寿命,为确保抽水井和回灌井有水力联系又不发生明显的热突破,抽、灌井井间距以500~600m为宜;2)采灌对井的布置以抽水井位于天然径流流场的上游方向、回灌井位于天然径流流场的下游方向为佳;3)如果设计合理,采灌过程中回灌尾水温度对抽水井出水温度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4)恰当实施地热尾水回灌,同时按照实际需求调节抽水井与回灌井的采灌量,可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上述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区地热资源提供了依据。
柯婷婷黄少鹏许威余如洋张炯张炯
关键词:热储层FEFLOW
基于三维正演的音频大地电磁阻抗相位不变量校正技术被引量:10
2015年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大地电磁数据解释容易出现假象,采用三维正演技术模拟地形和地表不均匀体的背景响应,对实测数据阻抗相位不变量进行校正,实现更准确的定性分析;对三维异常体模型的合成数据进行一维、二维多参数反演试算,以确定地形剧变区选择反演技术的最佳方案.合成数据的试反演结果显示一维反演水平切片假异常较多,二维反演能压制测向假异常,但不能压制走向的假异常,水平切片多出现测向条带.使用本文提出的阻抗相位不变量校正法扣除地形、地表背景响应,结合一维、二维反演,能使实际资料解释成果更加可靠.
阮帅张炯孙远彬王绪本
关键词:OCCAM反演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和乌里雅斯太凹陷岩石热导率测试与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岩石热导率是地热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参数,对于地热资源评估、大地热流分析、深部热状态及岩石圈热结构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本文从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和乌利亚斯太凹陷采集了98块基本覆盖白垩系各地层的钻井岩芯样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它们进行了岩石热导率测试,并收集了前人对31个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而结合孔隙度、钻孔实测温度和深度数据,对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数据进行了饱水校正和温压校正。测试样品包括泥岩、砂岩、砾岩、片岩和玄武岩,孔隙度在2%~20%之间,采样深度在117.8~3159.5m范围内,对应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13.5~118.6℃、2.89~77.41MPa。实测结果表明5种不同岩性岩石样品的热导率变化范围为0.89~4.91W/(m·K)。经过饱水和温压校正后,泥岩、砂岩、砾岩、页岩和玄武岩的平均热导率分别为2.08±0.36W/(m·K)、2.28±0.50W/(m·K)、2.53±0.44W/(m·K)、4.16±0.76W/(m·K)、1.33±0.09W/(m·K)。5种岩性中片岩平均热导率值最大,玄武岩平均热导率值最小,沉积岩介于两者之间,总体上具有随深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饱水、温度和压力校正后的热导率比干样热导率高。结合研究区内各个地层砂岩和泥岩所占比计算得到白音查干凹陷和乌里雅斯太凹陷白垩系地层热导率分别为2.00W/(m·K)和2.17W/(m·K)。结合钻孔测温数据,计算得到二连盆地大地热流值介于74~85mW/m^2,明显高于中国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1.5mW/m^2。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二连盆地以及华北北缘的地热资源,深部热状态和岩石圈结构都有意义。
余如洋黄少鹏张炯张炯柯婷婷左银辉左银辉
关键词:岩石热导率大地热流白音查干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