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药封包结合揿针用于冻结肩麻醉推拿术后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结合揿针在冻结肩患者麻醉推拿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因冻结肩在医院行麻醉推拿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在麻醉推拿术完成后实施相应护理,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中药(定痛膏)封包结合揿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2周、4周、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均为皮肤过敏),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中药(定痛膏)封包结合揿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麻醉推拿术后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
- 张新孔庆喆
- 关键词:中药封包揿针护理冻结肩术后康复
- 一种角度垫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角度垫。角度垫包括主架体、第一柔性垫、第二柔性垫、角度测量组件以及伸缩杆;主架体包括连接板、第一垫板及第二垫板;第一垫板及第二垫板均与连接板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垫板相对于连接板转...
- 张新申宇
- 静脉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康复护理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5~2012.5首我科静脉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康复护理资料,术前注重心理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的基拳要领,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出院指导。结果在70例患者中,治疗出院后1月,门诊复查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结论静脉麻醉推拿术治疗填周炎结合康复护理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张新黄明华梁永胜
- 关键词:肩周炎康复护理
- 基于问卷调查的PBL结合3D解剖软件在中医骨伤科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问卷调查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3D解剖软件的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病房内可以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以膝关节解剖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为授课知识点,对照组采用PBL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问卷调查的PBL结合3D解剖软件的教学模式。评价2组的考核成绩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专业考核成绩为(85.47±11.09)分,高于对照组的(77.40±1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教学满意度提高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思维能力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卷的PBL结合3D解剖软件的教学模式可在中医骨伤科的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 齐英娜李春根孙佩宇张新孔庆喆吴迪陈超赵子义
- 关键词:问卷PBL临床带教中医骨伤科学
-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经传统常规外侧植骨融合术干预,观察组患者经后路手术内固定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有助于优化临床指征,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高。
- 靳宜张新
- 关键词: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并发症
- 一种冷敷袋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敷袋。冷敷袋包括安装环、连接组件、多个容纳袋以及多个冰袋;安装环包括第一分部以及第二分部,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首尾连接并形成封闭的环形,且第一分部为收紧带;第二分部的内周面或外周...
- 张新王翠梅
- 文献传递
- 肾俞穴位按摩配合路径式功能锻炼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肾俞穴位按摩配合路径式功能锻炼对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腰椎退行性疾病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将患者随机分为肾俞穴位按摩配合路径式功能锻炼组(A组)和常规护理组(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 d、7 d、14 d、1个月、3个月采用Roland-Morris量表进行下腰痛评价,末次随访时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腰椎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腰椎功能评价:A组患者治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oland-Morris评分比较:A组和B组Roland-Morris评分腰椎术后各时间点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时2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A组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肾俞穴位按摩配合路径式功能锻炼,疗效肯定。通过运动增强肌肉耐力、稳定腰椎,在减轻下腰椎疼痛的同时,明显增强了腰椎功能,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
- 张新李春根王翠梅申宇齐英娜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下腰痛肾俞穴
- 中西医综合护理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脊柱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评价采用中西医综合护理措施后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脊柱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OVCFs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样本方法按1∶1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中西医综合护理措施及书面个体化出院护嘱,定期电话随访时依据各条目查看患者遵护嘱情况,并依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统计术后及出院后7 d、14 d、1个月、3个月时,2组Barthel量表评分、成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orse)评分;随访统计术后1年内患者跌倒及脊柱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末次随访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观察组82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2.44%,骨折发生率为6.10%;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5.00%,骨折发生率为17.50%,2组跌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rthel评分均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各时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干预7 d、14 d 2组Mor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护理措施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术后疼痛,采用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后1年脊柱再骨折发生率明显降低。
- 张新王翠梅胡可珂张瑜齐英娜
- 关键词:脊柱骨折综合护理经皮椎体成形术
- 术前排尿训练预防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排尿困难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术前排尿训练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排尿困难改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1日—6月30日于我科住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排尿训练的患者为观察组,无术前排尿训练的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术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术后尿道疼痛及不适感完全消失时间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并依据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术后观察组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术后尿道疼痛及不适感完全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尿路疼痛VAS最高评分、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术前排尿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排尿困难。
- 张新
- 关键词:排尿困难留置尿管
- 一种骨隆突处用保护装置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骨隆突处用保护装置,包括气囊,气囊内开设有气腔,气腔内设置有进气管,气腔内设置有储液壳体,储液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储液腔的内部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和进气管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气囊的...
- 张新申宇王翠梅孙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