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欣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配伍
  • 4篇麻杏石甘汤
  • 3篇麻黄
  • 3篇不同配伍
  • 2篇杏仁
  • 2篇麻黄碱
  • 2篇苦杏仁
  • 2篇碱含量
  • 2篇HPLC
  • 1篇药效
  • 1篇药效物质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溶出
  • 1篇溶出量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石膏

机构

  • 7篇天津大学
  • 6篇天津药物研究...
  • 6篇淮安信息职业...

作者

  • 7篇周斌
  • 7篇张铁军
  • 7篇高文远
  • 7篇张家欣
  • 1篇陈海霞

传媒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07
  • 5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麻杏石甘汤不同配伍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建立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各配伍中麻黄碱含量的方法,研究配伍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麻黄碱的含量。结果石膏和甘草的交互作用对方中麻黄碱含量的影响差异存在显著性(P<0....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张家欣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麻黄碱配伍
苦杏仁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优化苦杏仁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苦杏仁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杏仁的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0h,苦杏仁苷转移率可达96%;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苦杏仁苷进样量在1.952 5~9.762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64%(RSD=1.40%,n=6).结论:提取工艺科学合理;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苦杏仁配方颗粒的质量.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张家欣
关键词:苦杏仁高效液相色谱法
麻杏石甘汤不同配伍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张家欣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伪麻黄碱急慢性支气管炎气管平滑肌痉挛
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配伍对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结果石膏对方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甘草、麻黄对苦杏仁苷含量影响不显著,麻黄与甘草、麻黄与石膏、甘草与石膏对苦杏仁苷的含量影响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石膏降低了全方药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张家欣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苦杏仁苷配伍HPLC
不同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石膏溶出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研究配伍对石膏溶出量的影响,探讨麻杏石甘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用EDTA络合测定法测定硫酸钙的含量。结果麻黄、杏仁和甘草对方中石膏溶出量的影响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杏仁与甘草、杏仁与麻黄、甘草与麻黄对石膏溶出含量影响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杏仁、麻黄增加了石膏的溶出量,甘草降低石膏的溶出量。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张家欣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石膏配伍
麻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优化麻黄提取工艺,建立麻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TLC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麻黄提取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加热煎煮3次,每次1.5h,麻黄碱转移率可达89%;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麻黄碱进样量在0.0081—0.137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2.24%,n=6)。结论:提取工艺合理,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
周斌高文远张铁军张家欣
关键词:麻黄HPLC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6年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周斌张铁军高文远陈海霞张家欣
关键词:中药复方配伍拆方药效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