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天生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叶酸
  • 1篇生物治疗
  • 1篇糖类抗原
  • 1篇糖类抗原15...
  • 1篇贫血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治疗
  • 1篇维生素B12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淋巴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白血...
  • 1篇巨幼细胞
  • 1篇巨幼细胞贫血
  • 1篇抗原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淋巴细胞
  • 1篇急性淋巴细胞...

机构

  • 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篇张天生
  • 1篇姬新颖
  • 1篇祝芳
  • 1篇郑小丽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AR-T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在B淋巴细胞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结论〕应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在近期已取得了快速进展。CAR-T细胞是将T细胞受体基因和抗CD19抗体基因嵌合,转染至T细胞,在体外扩增后回输给患者来治疗B淋巴细胞血液恶性肿瘤的新型靶向治疗方法。经过基因改造后的CAR-T细胞的表面具有特异性位点,可以识别B淋巴细胞血液恶性肿瘤中B细胞表面的CD19抗原。CD19抗原的持续刺激可使CAR-T细胞不断增殖活化,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本文就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结构、CAR-T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其对B淋巴细胞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张天生郑小丽祝芳姬新颖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生物治疗
血清糖类抗原153检测在巨幼细胞贫血病程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在巨幼细胞贫血(MA)病程中的变化。方法选取入院前未接受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补充治疗的MA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体检健康者32名,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CA153水平,并分析CA153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A153水平为(51.10±5.77)U/mL,对照组CA153水平为(20.22±4.69)U/mL(P<0.001)。经2~6周FA、VitB12补充治疗后,CA153水平显著下降[(21.92±4.52)U/mL](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CA153与血红蛋白(Hb)之间呈负相关(r=-0.882,P<0.001),CA153与乳酸脱氢酶(LDH)之间呈正相关(r=0.455,P=0.001)。结论MA患者血清CA153水平升高,血清CA153检测可为MA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严匡华张天生
关键词:糖类抗原153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