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伟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吸虫
  • 5篇日本血吸虫
  • 5篇吸虫
  • 5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抗原
  • 2篇可溶性
  • 2篇可溶性虫卵抗...
  • 2篇T细胞
  • 2篇虫卵
  • 2篇虫卵抗原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源细胞
  • 1篇融合蛋白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细胞分化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苏川
  • 5篇董潇潇
  • 5篇杨晓玮
  • 5篇刘丰
  • 5篇徐志鹏
  • 5篇李永
  • 5篇张伟伟
  • 4篇陈晓军
  • 4篇周莎
  • 4篇孔文珺
  • 4篇朱继峰
  • 4篇薛雪
  • 2篇张萃
  • 2篇贺蕾
  • 2篇李莎莎
  • 1篇徐湘婷
  • 1篇刘玮

传媒

  • 5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IL22来源细胞的动态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体内细胞因子IL 22来源细胞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小鼠体内IL 22的主要来源。方法分别提取感染日本血吸虫0、3、5、8、13周的小鼠淋巴结和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感染时期IL 22来源细胞的比例。结果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产生IL 22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在所有产生IL 22的细胞中,有80%左右为T细胞。产生IL 22的CD4-T细胞的比例在感染后3周内明显升高,而产生IL 22的CD4+T细胞的比例到感染第3周后才开始升高,至第8周显著增加。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IL 22由T细胞和非T细胞两大群细胞产生,其中T细胞是细胞因子IL 22最主要的来源。产生IL 22的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4+T细胞两群,其中产生IL 22的CD4-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迅速增加;而在感染进入慢性期后产生IL 22的CD4+T细胞大量增加。
李永杨晓玮董潇潇陈晓军徐志鹏张伟伟薛雪孔文珺周莎朱继峰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小鼠T细胞CD4细胞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诱导调节性T细胞能力差异的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SWA)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诱导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及其抑制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以PBS、SWA和SEA免疫小鼠,取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Treg细胞中产IL 10、TGFβ的细胞比例。采用磁珠分选出各组小鼠的Treg细胞后,以3H TdR掺入法检测其抑制靶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与SWA相比,SEA可诱导更多的Treg细胞(P<0.05),刺激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能力也更强(P<0.05);SWA、SEA免疫小鼠后,SEA刺激Treg细胞产生IL 10、TGFβ的能力更强(P<0.01)。结论SEA较SWA能更好地活化诱导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董潇潇张萃杨晓玮李永陈晓军薛雪张伟伟徐志鹏孔文珺朱继峰周莎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免疫抑制调节性T细胞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及虫卵抗原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及虫卵抗原(SEA)在诱导CD4+T细胞分化中的不同作用。方法分别用SWA、SEA免疫C57BL/6小鼠后分离脾细胞,或用SWA、SEA体外刺激正常小鼠来源的脾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细胞中产生IFNγ及IL 4的细胞比例,以及CD4+T细胞中Th1、Th2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SWA比SEA更能优势诱导CD4+T细胞产生IFNγ(P<0.05),SEA比SWA更能优势诱导CD4+T淋巴细胞产生IL 4(P<0.05)。结论SWA较SEA更能优势诱导Th1细胞分化,SEA较SWA更能优势诱导Th2细胞分化。
杨晓玮张萃董潇潇李永徐志鹏张伟伟孔文珺薛雪陈晓军朱继峰周莎贺蕾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CD4+T细胞分化
日本血吸虫40 kDa热休克蛋白对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pGEX 6P 1 SjHSP40(SjHSP40)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 coli)内进行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纯化,以探讨SjHSP40对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以PCR方法扩增SjHSP40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 6P 1,经测序验证后转化入E.coli BL21(DE3)中。重组蛋白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以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柱进行纯化。所得产物GST SjHSP40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Westernblot鉴定。将此融合蛋白负载巨噬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GEX 6P 1 SjHSP40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出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显示该融合蛋白能被抗GST抗体特异性识别。与GST等对照组相比,此融合蛋白负载的巨噬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及MHCⅡ分子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SjHSP40可显著上调巨噬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及MHCⅡ分子的表达,提示其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巨噬细胞活化。
李莎莎徐湘婷刘玮徐志鹏张伟伟李永董潇潇杨晓玮刘丰王玥珠王升跃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巨噬细胞活化
ICR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Tc1和Tc2细胞的动态观察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ICR小鼠后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中杀伤性T细胞(Tc)亚型Tc1和Tc2比例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两者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取日本血吸虫感染0、3、5、8、13周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时期Tc1、Tc2和Th1、Th2细胞亚群分别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与0周对照比较,感染3、5、8、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1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均<0.01),感染5、8、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2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均<0.01)。比较Tc1和Tc2细胞比例在相同时间点的增速发现,感染3周时Tc1细胞比例增高最显著,而感染5周时Tc2细胞比例的增高最显著。感染各个时间点CD3+T细胞中的Th1细胞比例与Tc1细胞比例平行增长,且两者呈正相关(r=0.978,P=0.004);CD3+T细胞中的Th2细胞比例与Tc2细胞比例平行增长,且两者呈正相关(r=0.974,P=0.005)。体外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1细胞比例(P<0.01),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2细胞比例(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阶段,小鼠T淋巴细胞中的Tc1和Tc2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并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在感染3周时主要以Tc1细胞比例升高为主,而感染5周时主要以Tc2细胞比例升高为主。SWA可优势诱导Tc1细胞,而SEA可优势诱导Tc2细胞。
徐志鹏张伟伟李永董潇潇李莎莎杨晓玮陈晓军朱继峰薛雪孔文珺周莎贺蕾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CD8+T细胞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