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建云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改编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思想
  • 1篇死亡主题
  • 1篇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基督
  • 1篇基督教
  • 1篇畸形
  • 1篇儿童文学
  • 1篇弗兰纳里·奥...
  • 1篇改编
  • 1篇《智血》
  • 1篇奥康纳小说
  • 1篇暴力
  • 1篇边城
  • 1篇《边城》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康建云
  • 1篇张燕

传媒

  • 1篇戏剧之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奥康纳小说中的宗教思想解读
2019年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继威廉·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文学史上杰出的哥特小说家,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本文试图从宗教的角度来解读和分析奥康纳作品中的暴力和畸形两大哥特元素,从而探讨宗教主题和哥特元素如何在其作品中实现两者的融合与统一。
康建云
关键词:弗兰纳里·奥康纳宗教暴力畸形
《智血》与《边城》的死亡主题探析
2019年
死亡是《智血》与《边城》两部小说共同的主题,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奥康纳和沈从文在这两部小说中对死亡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奥康纳深受美国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通过激烈和怪诞的写作将死亡与宗教信仰紧密地结合起来;沈从文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弃戎从文,通过含蓄和平淡的语言描述死亡引导人们珍惜生命的可贵和实现生命的价值。两位作家都使用象征手法来折射死亡寓意和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康建云张燕
关键词:基督教儒家思想
英美儿童文学电影改编中的审美置换被引量:1
2017年
当前电影已经进入了泛审美的时代,文学被影像化的过程中便是符码转译的过程,其中势必存在审美置换。历来关于文学改编成电影的理论研究不少,而专门讨论儿童文学尤其是英美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还为数不多。相对于受众主要为成人的电影来说,来自于儿童文学的电影在研究电影改编时是具有不可忽视的讨论价值的。文章从符号审美置换、素材审美置换、伦理审美置换三方面,分析英美儿童文学电影改编中的审美置换。
康建云
关键词:电影改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