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海涛

作品数:22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植物
  • 8篇湿地
  • 4篇植物群
  • 4篇植物群落
  • 4篇群落
  • 4篇高原湿地
  • 4篇高寒草甸
  • 4篇草甸
  • 3篇气候
  • 2篇生活污水
  • 2篇石斛
  • 2篇石斛属
  • 2篇石斛属植物
  • 2篇水体
  • 2篇污水
  • 2篇
  • 1篇代步
  • 1篇氮含量
  • 1篇地理编码
  • 1篇地理信息

机构

  • 2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岳海涛
  • 8篇田昆
  • 7篇张勇
  • 5篇黄余春
  • 4篇刘强
  • 4篇李丽萍
  • 3篇孙梅
  • 2篇肖德荣
  • 2篇张卫国
  • 2篇张昆
  • 2篇许俊萍
  • 2篇张贇
  • 1篇黄晓霞
  • 1篇杨扬
  • 1篇王行
  • 1篇陆梅
  • 1篇罗丽
  • 1篇赵一鹤
  • 1篇葛潇霄
  • 1篇刘朝蓬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生态科学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绿色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横断山区草本沼泽湿地水体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草本沼泽是横断山区重要的湿地类型,为探明横断山区草本沼泽湿地水体中总氮、硝氮和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于2014-2017年在横断山区对典型草本沼泽湿地开展水样采集和分析工作,同时收集降水量、地表大气温度、水温、水深、人口数量、GDP、家畜数量等环境数据。结果表明:(1)横断山区草本沼泽湿地水体中总氮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总氮含量随纬度和海拔增加而下降,水温是控制这种地带性特征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经度增加,水体中总氮含量也显著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是导致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2)横断山区沼泽湿地水体中硝氮和氨氮含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趋势不明显;(3)随经度和纬度增加,沼泽湿地水体中硝氮含量逐渐增加,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深和水温;(4)随经度增加,沼泽湿地水体中氨氮的含量逐渐增加,但氨氮含量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
张勇岳海涛刘振亚刘振亚田昆李丽萍田昆
关键词:沼泽湿地
海拔变化对高原湿地优势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云南高原独特的立体地形和立体气候,选取滇西北代表性高原湿地纳帕海生长的世界广布植物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和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分别将两种植物连同其生长的土壤单元原位移至海拔逐渐降低的两处高原湿地(拉市海湿地和昆明滇池流域),分析随海拔梯度下降的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对两种植物生长周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移出地纳帕海相比,移至拉市海和滇池后,植物萌芽期的水葱和茭草叶绿素在拉市海分别增加了22.54%和11.17%,在滇池分别增加了68.77%和29.2%;叶绿素荧光参数值也均随海拔的逐渐降低而升高或降低,滇池的这些数值较拉市海分别升高或降低约1.2—3.0倍。海拔的降低促使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的最大值(PhiPSⅡ_(max))和CO_2同化速率相对应的量子产量的最大值(PhiCO_(2max))升高,拉市海分别增至13.96%和25.42%、89.87%和27.08%,滇池分别增至24.09%和46.48%、114.77%和84.33%。两种植物生长期和凋落期的这些参数变化与萌芽期相同,但生长期各项数值的增长率或下降幅度较萌芽期高且变化明显,而凋落期的增长率或下降幅度却比萌芽期低。说明两种广布植物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指标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升高,表明海拔下降有利于两种广布植物光合能力的提升,但光合同化的株高生长速度却远远超过茎粗生长,这种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两种广布种最终衰亡。
李晖李晖刘国栋王行孙梅王行岳海涛孙梅戴强
关键词:气候变化高原湿地优势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
一种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退化程度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退化程度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n个调查样方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对各所述调查样方数据进行地理编码得到编码数据;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突变分析得到突变点数据;基于所述突变点数据构建...
张勇郑秋竹崔媛岳海涛赵鸿怡干珠扎布黄晓霞
文献传递
GIS技术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分析了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GIS技术引入到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工作中的优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探讨了了当前基本农田地理信息系统(BFIS)开发的主流方向及趋势,为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基本农田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
岳海涛黄余春
关键词:基本农田地理信息系统
香格里拉2种典型高寒草甸植物丰富度最小取样面积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于2019年8月在香格里拉市开展种-面积曲线调查,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分别用7种模型对2种高寒草甸(中生草甸和湿草甸)的植物种-面积曲线进行拟合、择优,然后用最优拟合模型计算了草甸植物群落、莎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菊科植物和其他杂类草植物物种丰富度调查的最小样地面积。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禾本科植物、菊科植物和其他杂类草植物的种-面积关系可用非饱和曲线模型拟合;莎草科植物的种-面积关系可用饱和曲线模型拟合。对香格里拉市中生草甸进行植物丰富度调查时,植物群落的最小样地面积为72.7 m2,禾本科植物的最小样地面积为9.0 m2,莎草科植物的最小样地面积为0.16 m2,菊科植物的最小样地面积为22.3 m2,其他杂类草的最小样地面积为53.2 m2。对香格里拉市湿草甸进行植物丰富度调查时,植物群落、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菊科植物和其他杂类草植物的最小调查样地面积分别为80.5、3.7、2.25、25.2 m2和51.4 m2。
赵鸿怡崔媛郑秋竹杨娜张勇岳海涛王学霞
关键词:丰富度
若尔盖不同生境植物多样性与植物竞争强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关系
2023年
植物多样性与植物竞争强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关系会随环境发生变化。为探究上述关系在若尔盖地区的表现形式,于2021年8月对若尔盖地区典型的水生、湿生、湿生—中生和中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构建了新的植物竞争强度(Competition intensity,CI)公式并进行测算,计算了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位重叠度(Niche overlap of species,NOS),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CI和NOS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水生到中生生境,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呈增加趋势(P<0.05);2)湿生—中生生境的CI显著高于湿生生境(P<0.05),湿生生境的NOS高于水生生境(P<0.05);CI与NOS无显著相关性,但在湿生生境中两者呈倒抛物线关系(P<0.05)。3)整体来看,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CI呈抛物线关系(P<0.05),与NOS无显著关系(P>0.05);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NOS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CI无显著关系(P>0.05);从单个生境看,湿生—中生生境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CI呈线性负相关(P<0.05),其余生境的上述多样性指数与CI无显著关系(P>0.05);各生境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与NOS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研究表明,从水生到中生生境,若尔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但植物多样性与物种竞争强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关系较复杂。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若尔盖高原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吴凯婷张勇马燕丹郑秋竹岳海涛王晓蓉梁克敏曾昊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17年
指出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之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污染问题,妨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正朝着中国特色可持续现代化农业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历程,对我国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岳海涛王文贵
关键词:生态农业
云南高原常见湖滨湿地植物群落对生活污水氮的净化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湿地植物具有净化水质的特殊功能,研究不同湿地植物群落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及机理,对退化湿地的恢复与人工湿地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小黑三棱+杉叶藻+荇菜(Com.Sparganium simplex+Hippuris vulgaris+Nymphoidespeltatum)、水葱+睡菜+荇菜(Com.Scirpus validus+Menyanthes trifoliate+Nymphoides peltatum)、菰+荸荠+荇菜(Com.Zizaniacaduciflora+Heleocharis yunnanensis+Nymphoides peltatum)和香蒲+睡菜+眼子菜(Com.Typha przewalskii+Menyanthestrifoliate+Potamogeton distinctus)等4种云南高原常见湖滨湿地植物群落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水质净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植物都能较好的适应生活污水环境,各植物全株氮质量分数在12.37~19.55 mg.g-1之间,各群落植物氮累积量为229~269 mg.m-2,对生活污水脱氮贡献率为10.11%~11.21%;各群落对生活污水TN的去除率都在75%以上,均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组(P<0.05),其中水葱+睡菜+荇菜(Scirpus validus+Menyanthes trifoliate+Nymphoides peltatum)群落对生活污水TN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其他3种群落(P<0.05),去除率高达(93.79±1.27)%;试验期间,各群落污水N03--N与TN浓度之间显著负相关(r=–0.597,P<0.05),能很好的揭示氮的去除过程;各群落植物净增生物量与群落TN累积量显著正相关(r=0.953,P<0.05),表明收割植物可充分发挥湿地植物的脱氮潜力;植物群落能有效增强和促进湿地系统对污水中氮的净化能力,各植物群落对污水TN去除贡献率在29.24%~43.57%之间,群落内植物生长特性及其种间关系是各植物群落水质净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黄余春田昆岳海涛杨扬
关键词:高原湿地植物群落生活污水脱氮机理
云南高原4种湿地植物群落对生活污水TP、COD净化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小黑三棱+杉叶藻+荇菜、水葱+睡菜+荇菜、菰+荸荠+荇菜和香蒲+睡菜+眼子菜等4种云南高原常见湖滨湿地植物群落作为试验材料在净化槽中进行水质净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4种湿地植物群落对生活污水TP(总磷)和COD(化学需氧量)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各植物群落对TP和COD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组(P<0.05);但不同群落之间净化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水葱+睡菜+荇菜群落对TP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其他3种群落(P<0.05),去除率达到94.72%,与该群落挺水植物水葱的生长特性密切相关;植物群落能有效促进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各群落对TP和COD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32.73%~49.63%和14.76%~20.46%;湿地运行过程中,COD的去除效果存在不稳性和波动性。在湖滨带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适当增加挺水植物的比例,能有效促进湿地对TP和COD的净化效果。
黄余春田昆岳海涛葛潇霄
关键词:植物群落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
积水条件对若尔盖典型高寒沼泽碳氮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分析,对若尔盖季节性积水和常年积水沼泽土壤有机碳与氮含量的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200 cm土层内,常年积水沼泽的有机碳含量为270.174 g/kg,氮含量为11.963 g/kg;季节性积水沼泽碳含量为212.066 g/kg,氮含量为10.824g/kg;季节性积水沼泽的平均碳、氮含量均低于常年积水沼泽。在0~60 cm土层,2种沼泽的各层次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60~110 cm土层,2种沼泽的有机碳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常年积水沼泽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与速率均明显大于季节性积水沼泽;在110~200 cm土层,含碳量变化趋于相对稳定,但同等深度下常年积水沼泽的含碳量明显高于季节性积水沼泽。在泥炭表、中层(0~110 cm),季节性积水沼泽氮含量<常年积水沼泽;而在泥炭底层(110~200 cm),季节性积水沼泽氮含量>常年积水沼泽。有机碳和氮含量数据表明,在常年积水沼泽向季节性积水沼泽演变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呈现一定趋势的减小,湿地的碳汇功能发生了变化。
张晓堂田昆袁杰岳海涛张昆
关键词:积水水文条件有机碳总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