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翠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复方保肾颗粒对C-BSA型肾炎家兔肾组织中ICAM-1和IL-6表达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复方保肾颗粒对C-BSA型肾炎家兔肾组织中ICAM-1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6周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制得肾炎模型,将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保肾颗粒1.2、0.6、0.3 g﹒kg-1剂量组、醋酸地塞米松组,灌胃给药10周后,用免疫组化发检测ICAM-1和IL-6在家兔肾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复方保肾颗粒能明显降低C-BSA肾炎模型家兔肾脏中ICAM-1和IL-6的积分光密度值。结论:复方保肾颗粒治疗慢性肾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ICAM-1、IL-6这两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来达到抑制肾脏组织病变,从而达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 叶翠萍向丽童东王文倩曾勇
- 关键词:慢性肾炎C-BSAICAM-1
- 藏药渣驯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br> 藏药渣驯,是藏医临床中善于清胃热、肝热、肾热等热性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公元8世纪的藏医经典文籍《月王药诊》言,“渣驯能干枯脓血,主治肝病,清诸热,诱发寒症”。《论说续》中亦记载“渣驯清肝热疗...
- 叶翠萍
- 关键词:肝损伤保肝作用炎症反应
- 文献传递
- 藏药渣驯正丁醇部位对刀豆蛋白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藏药渣驯正丁醇部位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建立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AST、TNF-α、IFN-γ及肝组织SOD、MDA、Caspase-3、Caspase-8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渣驯正丁醇部位能显著降低Con A所致的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TNF-α、IFN-γ及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活化水平,减轻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藏药渣驯正丁醇部位对Con A致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抗氧化活性、抗细胞凋亡有关。
- 王文倩叶翠萍曾勇钟世红古锐让坚
- 关键词:刀豆蛋白A肝损伤
- 藏药渣驯正丁醇部位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曾勇叶翠萍王文倩古锐
- 关键词:四氯化碳
- 藏药渣驯正丁醇部位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渣驯正丁醇部位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250mg·kg-1APAP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做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与模型组比较,渣驯正丁醇部位中、高剂量组能够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ALT、AST和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P<0.05)。结论:渣驯正丁醇部位中、高剂量组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叶翠萍王文倩曹赟赵明明曾勇古锐
-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
- 藏药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抗胃溃疡抗肝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藏药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胃溃疡、抗肝损伤作用,初步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消炎痛致小鼠胃溃疡模型考察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胃溃疡作用;采用刀豆蛋白A(ConA)致小鼠肝损伤模型考察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抗肝损伤作用。结果:渣驯及其水萃取部位、正丁醇部位能明显降低消炎痛所致胃溃疡小鼠的溃疡指数(P<0.05),能够明显降低ConA所致的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含量(P<0.01)。结论:藏药渣驯及其水萃取部位、正丁醇部位可能为渣驯治疗胃溃疡和肝损伤的有效物质基础,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叶翠萍王文倩赵明明曾勇古锐
- 关键词:消炎痛胃溃疡肝损伤